阅读记录

第105章 商行必须死[2/2页]

奋斗在五代幽州 七桃散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姓们撞门,撞不开就撬门,撬不开就砸。
     要是还不行,他们会拿着斧头镰刀,一点一点地把门板劈出一个洞来。
     假如府中有人抵抗,门外的州兵可不是吃素的,立马进行火力压制。
     赵玗给他们的政策是抓活的。
     但是只要有抵抗,杀无赦。
     州兵们一边进攻,一边宣贯投降不杀的政策,渐渐地,各大家族府中的人,不再抵抗,任由百姓们抄家。
     抄家当然不能乱抄。
     按照赵玗从刺史府传来的指示,每个参与的百姓,可以分得十贯钱,当场兑现。
     百姓从富商的家里寻找财物,出大门的时候,把自己搜出的财物上缴,同时可以拿到十贯赏钱。
     至于是否有人暗藏一些小财物,赵玗也懒得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政策上的漏洞,该放还是得放一些。把握住大方向的同时,让老百姓适当地沾“公家”一点光,更有利于团结大多数。
     从现在的效果来看,如果下次赵玗还有什么行动,在武州城中绝对是一呼百。
     参加行动的百姓有将近三千人,拿到的赏钱有三万贯。
     听上去很多,比起富商家里的财富,百不足一。
     赵玗在刺史府中,已经拖了铠甲,翘着二郎腿坐在刺史的官座之上,满心欢喜地盘算着这次抄家能抄出多少财富来。
     十贯钱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花销,那么一个富商家里,怎么地也得抄出十万贯吧?
     这次造反的家族大概有七八家,总共加起来,应该能够百万贯。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那一段,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总价值不过十万贯。
     这么想来,一百万贯,貌似确实挺多的。
     赵玗满意地点了点头,盘算着该如何使用这笔钱,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通过这次的阳谋,赵玗仅仅是扳倒了粮商而已。
     在武州城中,还有皮商,铁商,车商,布商,绢商,等等一大堆的商人。
     有些商人体量很小,一年交易量比不上一个粮商。但有些人,跟粮商的实力不相上下。
     如果不是粮商作死偷偷屯粮,赵玗还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下手,一举将粮商连根拔起。
     可其他的商人,想要扳倒,就没那么好办了。
     想要进行土改,不仅仅是打倒地主阶级,土地收归国有,人人分上土地那么简单。
     想要商业能够良性运行,各大垄断行业的大商人,也是必须打倒的对象。
     像室家这样的商人,能够及时认清形势,转投到赵玗的怀抱,当然是欢迎。
     但也有些人,仗着自己势力庞大,不将当权者放在眼里,甚至依然存着心思想要改换政权,便不得不防了。
     然而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如果觉得谁对自己有威胁,一定要将这个威胁掐灭在萌芽中。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造反不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千万别有造反的实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玗必须要扫清各大商行。
     最起码在武州城,不能有大商行的存在。
     说句不自量力的话,赵玗想要在五代时期,建设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主义社会!
    喜欢。
  

第105章 商行必须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