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面具下是一张英武刚毅的国字脸,横眉锐眼,年约二十左右,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蒙恬,蒙氏一族的少主,其祖父乃是蒙骜老将军,如今年事已高,隐退幕后。
     蒙骜虽是齐国人,但却早早入秦,先后侍奉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与秦庄襄王三代君主,对大秦可谓忠心耿耿,军功赫赫。
     蒙武作为蒙骜的副将,自身又是如今蒙家的话事人,在蒙骜退隐后,蒙家的二十多万大军可谓是直接掌握在他的手中,威势腾腾,没人敢小瞧他。
     而这一代的蒙恬,自幼熟读兵书,善于骑射,领兵能力极强。
     十三岁时就参军入伍,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十七岁时就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凭借着积累的军功,如今更是成为大秦史上最年轻的骑兵千长,假以时日必定会是一军将领。
     蒙家三代,可谓是大秦的真正顶梁支柱,满门忠烈,功勋卓着。
     蒙恬单膝跪拜道:“禀将军,属下今日巡视军营发现诸多可疑之处。”
     “军中名册记录斥候小队在外遇袭,但营内的马匹数量却丝毫不少,此事存在着极大漏洞,恐怕…斥候之死,并非明面上这般简单。”
     “而且,属下去检查过五名斥候的尸体,发现他们身上的伤口各有不同,分别由钝器与利刃所伤。”
     “但伤口的角度与深度却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凶器可能不同,但凶手实际上却为同一人。”
     蒙恬目光精锐,分析的头头是道。
     “此人必定是一手使用利剑,另一手使用的则是重器大钺!”
     “其中一名斥候的口中还残留着些许酒水,尚未入腹,由此可见,杀害他的人必定是他毫无防备之人,在他喝酒时被人一刃断喉。”
     随着蒙恬的不断分析述说,王齮面无表情,站起身来慢慢踱步。
     冷淡问道:“你想说明什么?”
     闻言,蒙恬沉默片刻,心中似乎经过了一番激烈挣扎,最后抬头眼神坚定道:“大秦军中严令禁酒,而士兵唯一可以获取酒水的方式就是,因功受赏。”
     说到这,矛头已经是直指王齮了,蒙恬作为一个千长却敢如此大胆,不但怀疑、还直接当面指问自己的将军,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但此时的他却是目光坚定,神情平稳,似乎没有一丝畏惧。
     帐中一时间陷入了寂静。
     这时王齮突然转身,手握腰间佩剑向着蒙恬走去,在行至他的身侧时却停了下来。
     这个距离跟位置,如果王齮突然动手,蒙恬的处境将会非常危险。
     但他此时却是身板挺直,目不斜视,给人一种豁出去的感觉。
     他也知道,自己这般行径非常危险,但他却不得不指问出来,因为这事关系到大秦的王,他要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们蒙家三代忠于大秦,绝不允许他人谋害君王,尽管对方是一军之将,也不例外!
     “很好。”
     王齮忍不住动手了。
     但却是动手不动武,只是伸手拍了拍蒙恬的肩膀,夸赞一声:“观察入微,思辨敏捷,不愧是将门蒙家之后。”
     也许这就是王齮没有真正动手的原因,他忌惮着蒙恬的身份,要是换作一般的千长,此刻可能已经命丧黄泉了。
    喜欢。
  

第139章 蒙恬之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