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宫,早朝。
     杨国公发现,今日的早朝很不对劲儿。
     他代表的是世家和文臣,每天都要上早朝,进行文武之争。
     但谁也没想到。
     今天身兼尚书令、中书令等要职的首辅大臣严世蕃突然上朝。
     还有身兼侍中、太子太师、中书令、中书监的宰相赵如风也在。
     这两人最不喜欢文武之争,
     才全都告病休假。
     原本两人大概率是文武之争结束后,才会依次回来。
     却提前回来了。
     而且武将方面。
     薛老将军翼国公。
     马老将军郑国公。
     也全都来了。
     其中翼国公是武将里面少有的智囊,所以担任尚书右仆射,主管兵部、工部、刑部。
     可郑国公的突然出现,是有什么事?
     就连其它大大小小的文臣武将都在。
     似乎收到什么消息,无论他们在做什么,今日都要上朝。
     可以说,朝堂上好多年都没出现过如此豪华的阵容,说是最高阵容也不为过。
     此时。
     杨国公、严世蕃和赵如风并列站在文臣第一排。
     “赵丞相,可否透露一些具体情况?”严世蕃小声问,老眼看似昏花,实则内里透露出一抹精芒。
     赵如风老神在在,就看着龙椅,等着皇帝,头都不转,淡淡道:“中书令大人,我不懂你在问什么。”
     严世蕃收声不再问。
     赵如风这个人就是如此,绝不可能因为私交透露出任何事情。
     杨国公什么都没问,就这么听着。
     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内心大感不妙。
     众多文武大臣也是如此,很心慌。
     今天的阵容太豪华了。
     宰相赵如风、首辅严世蕃、杨国公(文臣)、翼国公(武将)、郑国公(武将),太子以及***。
     如果是为了文武之争,根本没必要出动这么多大人物。
     况且,宰相和首辅,从不参与文武之争。
     绝对有大事发生!
     “皇上驾到。”海公公人未到,声先到。
     文武大臣顿时打起精神,站得笔直。
     能在京师任职的官员都是人精,很清楚今天情况不一样,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宣德帝落座,所有文武大臣叩拜行礼。
     “众爱卿平身。”
     宣德帝反常地面带微笑开口。
     “谢陛下。”
     旋即,杨国公见到陛下如此模样,心里咯噔一下。
     确定了,今天有天大的事情发生。
     “众爱卿今日可有奏?”
     宣德帝开口问。
     全场鸦雀无声,文臣武将都不敢开口。
     开阳伯刚才也接到岳父暗示,有什么事情,都先别开口。
     哪怕刚升任户部尚书,需要表现,也不能今天表现。
     “父皇,儿臣有事上奏。”李清瑶见到无人开口,知道这是都等着她呢。
     “讲。”
     宣德帝点头。
     李清瑶开口就是王炸:“父皇,儿臣提议,南人北迁,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除了那几位身居高位的,全都瞪大眼。
     南人北迁!
     这是朝堂上第三次提倡南人北迁!
     可谁都知道。
     众多大臣,世家门阀根基都在南方,不可能放任国民去北方。
     果然。
     在众人短暂眼神交流后。
     吏部侍郎打头阵:“陛下,臣反对。”
     “北方本就是苦寒之地,南人北迁,无疑让百姓送死。”
     开口的是世家官员,代表的是张家。
     翰林院大学士朱清道。
     “陛下,臣也反对,南人北迁,不顺应民心,强行北迁,恐引发民变。”
     户部侍郎开口。
     “陛下,臣反对,南人北迁,劳民伤财,国库本钱粮无多,无法支撑南人北迁。”
     谏议大夫。:“陛下,臣反对,南人北迁……”
     “……”
    &

第三十二章 最强阵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