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发布的第二则通告便是一封道歉信,信中除了对陆拙表示歉意之外,还额外添加了安秀秀的名字,言辞恳切,态度真诚。
两则通告一经问世,便惹得狩鬼界修士议论纷纷。
其中既有对王家内乱幸灾乐祸的,也有为陆拙喊冤叫屈的,尤其是以往对陆拙恶语相向的一拨人,转眼间就成了为陆拙伸冤而摇旗呐喊的忠实拥趸。
毕竟陆拙可是单凭内藏初阶修为拼杀了内藏上阶陈之江的狠人,而今更是让雄踞蜀地的天府王家低头服软,自然不是寻常修士。
不出数日,狩鬼界风向一变,在持续发酵的舆论当中,陆拙隐隐成为了当今狩鬼界年轻一辈中名列前茅的人物,一时间风头无两。
有话便长,无事便短。身处舆情中心的陆拙同志没有半分热点人物的自觉,一门心思的赶到了川滇交界处,在长江沿岸一处名为口渡桥的小城镇落了脚。
宽广的大江对面,就是滇北地界,再往南行百里有余,差不多就到了与宁远等人商议好的碰头地点。宁远选择落脚的地方同百鬼将发现的那座古墓,尚且还有一段距离。
半步具现的宁远选择小心为上,自然是因为有有消息表明军师现身川滇一代,那么百鬼将必定是大动作。这个节点上,己方只有寥寥数人,容不得宁远不小心翼翼。
口渡桥小镇最初源自于一座横跨长江的渡桥,只可惜数百年前毁于一场洪灾,数百年间官府也未作修缮,于是古渡桥只剩下了江边的几座桥墩,还能依稀瞧出当年的风貌。
上元节才过去不久,春节的气息还在小镇里残留。不少孩童举着烟花在小巷和街道上奔跑厮闹,虽然地处偏远,但人情味比天府更足。
只可惜小镇太小,小到只有几家旅馆,这当口遇上外出打工潮,小旅馆早就人满为患。陆拙在镇子里逛了一圈,才打听到西郊十里处有座老山,山中有一间半塌的古庙。陆拙便打算去那里凑合一晚,稍作休息,明日上午渡江,南下与宁远汇合。
川滇一代虽然气温适宜,可正月的晚上仍然凉意明显。废弃古庙距小镇不远,陆拙入了老山,林间起了一层薄雾,偶有夜风吹拂,树叶簌簌作响。
陆拙在倒塌的正门前特意驻足,想要抬头看匾,却是一无所获。庙中断壁残垣,杂草丛生,角落中还有虫鸣之声,听见陆拙的脚步声,便纷纷蔽了踪迹。
古庙正殿塌了一角,好在当初用料结实,是以主体结构并未坍塌,护住了正殿中供奉的那尊神像。
陆拙看着这处残破古庙,没来由的想起在江洲幻境中夜宿兰若寺的经历。那一夜波折四起,险些将性命搭了进去。只希望今夜在这地方,能安安稳稳的睡一觉。
陆拙入了正殿,随意打量着神像,才发现竟然是供奉的一尊女子,日晒雨淋下早就看不清容颜如何,只从服饰和形态上能瞧出性别来。
古语有云逢林莫入,逢寺莫住,
第391章 一百七十六 又遇古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