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 那座城那个人[1/2页]

大时代1977 宁中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迎江寺的高塔,返映着眩目的秋阳,突出了黄墙黑瓦的几排寺屋,倒影在浅淡的长江水里。无穷的碧落,因这高塔的一触,更加显出了它面积的浩荡,悠闲自在,似乎在笑祝地上人世的经营,在那里投散它的无微不至的恩赐。”
     林晓光翻看着郁达夫的小说《迷羊》,想象着秋日的宜城,想念秋日的人。
     “小光哥,我写完了。”傅徽坐在书桌前,放下笔,将练习递给他。
     林晓光合上发黄的书籍,接过练习,然后审视着题目和答案。
     不得不说这俩兄妹是一对奇葩,男的理科差的要死,文科却很好,女的文科差的要死,理科却极为优异,不过相对来说,理科要比文科难,所以傅徽的学习要比傅安庆好一点。
     这学期她才上初二,历史讲近代史,地理讲中国地理。
     很简单的内容,林晓光并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在他看来,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下点苦功夫,也不会学得这样差。
     既然傅徽学的很差,她又不是低能儿,那就是不感兴趣。
     所以,他便不打算照本宣科。
     “徽徽,你对历史和地理很讨厌吗?”他尝试着和初中生深入沟通。
     “也不是很讨厌,就是背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我对历史和地理不感兴趣。”一想起这事,傅徽就觉得烦。
     听她这么说,林晓光就笑了。
     作为一个高中老师,他从教三十余年,接触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傅徽这样,也不是没见过。
     很简单,她这种表现,就是成绩驱动。
     成绩驱动有好处也有坏处,好的科目越好,差的越差。
     也就是说,她因为理科方面的成功,而获得学生和老师的尊重,更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和精力,文科方面遭遇失败,所以不愿意学习,此消彼长,她对理科越来越感兴趣,对文科越来越没兴趣。
     不管能不能学好,只要心理有一点抗拒和排斥,能学好才怪。
     “你去年还没学地理历史那会儿,对它们还有兴趣吧?”
     “你怎么知道?”
     林晓光轻笑:“那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没有学过地理和历史,这一年,你都没有经历过,你还是在去年五年级毕业那会儿,你现在在宜城而不是北平,可以吧?”
     傅徽有些不解,皱着眉头:“怎么假设?”
     “你想象一下,长江边的迎江寺,高高耸立的振风塔,安静流淌的皖河,清澈见底的菱湖,河边的水牛和天鹅和谐相处,巍峨雄壮的司空山,明快朴实的黄梅戏,侉饼油条,山粉圆子烧肉,你是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学生,无忧无虑……”
     林晓光还在轻声说着,傅徽却闭上眼睛。
     “很好,就这样闭上眼睛,慢慢回忆,听我慢慢说。”
     “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长江为什么总是从西向东流,宜城这座城市它是怎么来的,它的过去发生过哪些事情,为什么它很少下雪?”
     “你知道迎江寺和振风塔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天仙配和女驸马的由来吗?你想听陈仲甫、邓稼先、张恨水、张廷玉的故事吗?”
     “你的名字,徽,国内有个县就叫这个名字,你知道它在哪吗?”
     林晓光像是在催眠,循序善诱。
     “小光哥,我不讨厌历史和地理了,你告诉我这些故事吧!”良久没听到他的声音,傅徽睁开眼。
     林晓光终于笑了。
     “好,我来告诉你,徽是江淮省的简称,中国有个徽县,但它却不在江淮,它

第五十一章 那座城那个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