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六八章 圣诞节[2/2页]

大时代1977 宁中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了文家,你就说你是咏恩的同学就可以了,文山村比较排外,你这么年轻,又带有书卷气,他们肯定相信你。”
     “知道。”林晓光点头,他过段时间会去港大念硕士,说是同学也不算说谎。
     下午五点多,有的村民已经收工回家,一路走来,遇到不少人。
     阮莞对文家比较熟,对文山村就不大熟了,不过也算半个熟人,打过照面,村民还算和善。
     一边走,阮莞问道:“林哥,听说你老家也是农村的?”
     “我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他赶上抗日战争,后来投身革命,我家才搬到县城,你呢?我还没有听文哥说过你们姐妹的情况。”
     “我们啊,我们不是,我家当时在越南西贡,我外公开着一个小商铺。”
     后面的阮莞没有再说,林晓光也大致知道一些,华人小商铺主的女儿,和法国企业家的儿子产生感情,二人的感情不被看好,最后因为战争而彻底分开。
     “到了,这就是咏恩她家。”阮莞停住脚步。
     林晓光上下一打量,三层的房屋,面积不大,七百平方尺以内,墙壁上涂着用红油漆写的欠债还钱,有很久以前的,有最近的,密密麻麻的,很多。
     一边看着,他问道:“这是港英政府允许新界男丁修建的丁屋吧?”
     “林哥你懂得真多。”阮莞一脸崇拜地看着他。
     丁屋,法律上称为小型屋宇,香江新界原住民男丁获准兴建的房屋,高度不超过三层,面积不超过七百平方尺。
     七十年代,港英政府计划发展新界,为获得新界居民的支持,颁布小型屋宇政策,规定年满十八的香江原住民男丁,一生可申请一次认定范围内建造高度和面积均受限的丁屋,并且无需向港府缴纳地价。
     “这栋房子,就是咏恩他老豆建造的,要不是有限制买卖转让条款,丁屋转让前需要补地价,他早就把丁屋卖了。”阮莞很是愤愤不平。
     林晓光想起看过的《窃听风云3》这部电影。
     香江丁屋和丁权,他还是通过这部电影了解的,七八十年代,香江新界居民陆续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丁屋,但修建丁屋也是要花很大一笔钱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笔钱,有这笔钱的话,去九龙购置房产不好吗?
     因而,回归前,香江丁屋政策进展缓慢,形同虚设。
     他正思索间,阮莞一声惊呼,看向他们来时的方向,只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向这边走过来。
     “咏恩,我在这!”阮莞朝她挥手。
     文咏恩连走带跑,很快便走到跟前,和阮莞打个招呼,随即看向林晓光,阮莞见状主动介绍:“这是我哥的好朋友,兼秦淮公司的老板,林晓光,我叫他林哥。”
     “文小姐,我是林晓光。”他伸出手,言简意赅。
     “林先生您好。”文咏恩连忙伸手,握了握,随即松开,一触即分,接着她匆忙推开门,说道:“不好意思,林先生,您跟我进来吧。”
     林晓光点点头,跟在俩人后面走进去。
     “咏恩,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晚上不上课吗?”阮莞问。
     “今天圣诞节啊。”
     ……
    喜欢。
  

第一六八章 圣诞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