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王校长兴致勃勃一边说一边做,手术刀在尸体上任意游走,手法娴熟老练,对身体的每个部位了如指掌,王希成校长说话太多,一次性口罩都有些湿润了。新学期,医学院扩招了。已有的四间实验室越来越拥挤,实验课也因此受到影响。校长王希成很头痛,他决定暑假期间将7楼的停尸间改造成了现在最先进的解剖室——命名为“第五解剖室”。
说起解剖课,是新生入学要经历的最重要的一关,学生要克服恐惧、紧张的心理障碍,在学院导师指导下在尸体上进行解剖,尸源一部分来自志愿者还有一部分经亡者家属同意捐献的。为的是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机能和构造,为以后的理论学习、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昨天教学楼值夜班的钟老伯向校长反应:他有几次巡夜走到新解剖教室就会听到里面有脚步声,敲门也没人理,声音也会自动消失!还有一次,他在门前竟看到里面有血水流出来。
王校长笑了笑说,老钟啊,这耳朵不好使,眼睛也花了?放暑假楼里除了你还会有别人么?可别乱说呀!在学院制造紧张气氛影响教学就不好了!
钟老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说,好,好,我不会乱说的!
王希成校长本身就是高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对解剖课题研究情有独钟,尤其是擅长人体末梢神经的微创显影技术。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期间,他准备非常充分,查阅了大量医学资料综合了多年来所学,除了睡觉吃饭时间,基本都是和冷冰冰的尸体在一起,他的毕业论文《浅议末梢神经的救治与修复》也是全院的“最佳论文奖”,被医学院推荐到《中华医学》期刊,作为“微创神经细胞修复”重要范本刊登。
毕业后王希成在当地一家三甲医院任外科医生。从名不见经传小大夫一直升到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然而,他对医学学术研究过于痴迷,感觉自己还是喜欢科研和教学,于是他找个机会离开了医院,凭借在医院和患者之间较好的口碑,高超的医术,他顺理成章的被聘为医学院院长。为了不荒废自己解剖的技术专长,这次开学他带了一个新班级的解剖课。
王校长准备第一个启用这间新教室——第五解剖室,感受一下新教室、新仪器给他带来的快慰。值夜班钟老伯的话似乎不胫而走,尤其这间新落成的解剖室还是由过去的停尸间改造的,更给学生们增添了不少谈资。新生们纷纷议论教室的神秘,谣言神乎其神以至于胆小的女同学夜里不敢单独睡觉。
新生们期待已久解剖课终于到来了。
王希成校长站在讲台上看着一应俱全的解剖教室很高兴,学生们的焕然一新地面貌也是他精神的针剂,这种教师的威严和学生崇拜的目光让他感觉很舒服。
忽然,在他心头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似乎想起了什么,瞬间皱起了眉头,感觉自己好像在哪儿见过这间教室?!哦,想起来了,工程验收以后他来看室内的器械和实验器材安放来过的。他拍拍脑袋笑
第655章 易术有专攻,还魂窍门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