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六章 望闻问切[2/2页]

平平无奇小道医 周文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断地通过对方的面部情况判断着对方的各种信息。
     周文成盯着对方看了大概不到三十秒,随后并未开口,而是直接捉住了对方的手腕,接着把脉的时间稍长,花去了足足两分钟左右的时间。
     随即周文成转身离开,示意刘启生可以过去诊断了。
     这一幕让在座的留学生们疑惑不已,难道仅凭看几眼的功夫,加上摸摸胳膊就能判断出来一个人的病情?
     不止是这些外国人,就连周围站着的一些中医科室的医生,此时也不由得暗自摇头,为周文成叹了口气。
     他们都清楚周文成想要帮中医争一口气回来,可问题是你再怎么争气,也不能这么轻率啊。
     所谓望闻问切,你光凭一个望和切,就像把病人的信息判断清楚?
     唉,今天中医怕是会因为这个人而再次蒙羞了。
     相比较之下,刘启生的问诊就比较正规,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
     他先是询问了一下病人的身体状况,随即又用压舌板看了病人的口舌,加上眼底的红血丝,一番操作之后,这才点头退到了一边。
     其实两个人都胸有成竹,原本都可以用的时间再缩短很多的,只不过为了比试,两个人都反复仔细检查了一下,确保自己的诊断是绝对准确的。
     负责主持的小护士站了出来,询问道:“两位还有什么需要诊断或者需要询问的吗?”
     周文成轻声道:“没有。”
     刘启生同样笑着说道:“我也没有。”
     为了保证两个人绝对公平,因此在诊断之后,两个人需要将各自的诊断报告分别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布出来。
     小护士介绍完规则之后,顺便说道:“两位前辈,不如你们再将各自的药方也顺便写出来,大家也好一起学习学习。”
     言语虽这么说,实则就是看谁的药方更加高明,两个人斗法刚开始,自然谁也不肯服输,于是纷纷应允下来。
     会议室里面本来就准备的有纸笔,刘启生当下取出后便飞速挥毫了起来。
     然而周文成确实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从自己的口袋中取出了一支美工笔出来。
     这让小护士不由得青眼相加,眼下能够随身携带毛笔在身上的年轻人可真不多,何况周医生还这么年轻帅气。
     周文成只是习惯了毛笔,用了别的不太习惯,因此随身总带着一支新型的美工笔。
     这种笔笔锋其实就是毛笔,只不过结合了钢笔的特点,可以随用随取,墨囊就在笔筒里面,相较之传统毛笔更加便携。
     刘启生所学的西医中,各种医学术语和药物名称都有相应的简写,因此看起来如同画符,整个纸上弯弯绕绕,常人根本难以看懂。
     周文成落笔如神,用的是常见的行草,只见随着他手腕抖动,一个个漂亮的汉字便跃然纸上,飘逸潇洒,如行云流水。
     一些爱好书法的人只一眼的功夫,便能看出来,这是一代书法家黄庭坚和苏轼两人字体的融合版,虽仅是形似,但这般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造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喜欢。
  

第八十六章 望闻问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