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5章 毛处长出了个好主意[2/2页]

花开春来晚 吹尽狂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队部给刘阳云那里打电话,让刘阳云想法通知萧长民,尽量快点来樟木,有急事要用车。
     大队基建具体的事,不用刘正茂管,他坐早上第一趟送菜的拖拉机回城,主要任务是想法尽快搞到足够的材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随拖拉机来到江麓,刘正茂先去废料场看看里面是否有废钢筋或者粗铁丝之类的物资。守废料场的邵峰是老熟人了,他让刘正茂进场去翻,还真在这里翻出来很多粗细不一的钢筋,有的可能要追索到江麓建厂时的剩余材料,其中在灰尘还翻出半卷六个的钢筋。
     大型企业家大业大,很多生产资料没用完,一旦被送到废料场,就不会有人再想起它,让他闲置在废料场直到当废品处理为止。
     找到一些大队可用的物资后,刘正茂给邵峰打个招呼,转头就去办公楼找毛奇。听到刘正茂想要建厂房搞副业,毛奇当场表示,只要江麓能提供帮助的人和物,他都想办法支援刘正茂。
     借毛奇这句话,刘正茂提出要江麓派两个会做汽水的师傅去樟木教学,毛奇:“汽水没一点技术含量,我派个人去教你们一次,保证你们学的社员就会了。重点是你要提前预定汽水瓶和压瓶盖的机器,其实做起水只要一口水缸就行,在过滤后的水里放食用苏打和糖精,再加点食用橘子香精,派个人搅拌出气泡后,抓紧灌装到瓶子里压上瓶盖,就是橘子味汽水。”
     “卫生方面,怎么保证?”刘正茂问。
     “简单点就用过滤水,复杂点就取蒸馏水,保证生产现场干净,工作人员健康,玻璃瓶里无异物,讲究点的话,让工作人统一着白色工作服。”毛奇讲起来,真的不难。
     “毛处长,你能帮我搞那些建筑材料?”刘正茂被逼急了,也不分场合,见人就要帮助。
     “小刘,我建议你先去找市政府,看看他们能给你批那些物资,市府批不到的物资,你也别急。有那样多单位去你们大队拉菜,你请他们集中吃个饭,在酒桌上让各单位帮你凑物资。”毛奇说。
     “这样能行?”刘正茂问。
     “一方有事,八方支援!怎么不行?你按我讲的做,绝对能行。前提是你能请个大领导坐镇。”毛奇出了主意。
     “处长,我在废料场翻出了很多废钢筋,能处理给我们大队吗?”刘正茂知道毛奇能答应,还是提前报备。
     “你让送菜的拖拉机带回去,反正进了废料场,车间就不会去找了。”毛奇很随意的回答,大企业的弊病。
     袁洪刚来送第二趟菜时,刘正茂带拖拉机到废料场装了三车钢筋和铁丝,邵峰只开了20元的票,方便拖拉机出厂门。拉回樟木卸货时,古大仲都讲,20块买回一大堆钢筋,只有刘正茂有这面子。
     市府杜副主任办公室,在认认真真听了刘正茂的介绍后,杜副主任说:“小刘,你们跟上了上级最新指示,抓经济将是未来的主旋律。”他让刘正茂等一下,杜副主任要先去主要领导那里汇报,才能回复刘正茂,可以批那些指标。
     组织规则规定,每个负责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杜副主任对自己职责内的工作不用请示。刘正茂来汇报的工作已经超越了杜副主任管理范围。按刘正茂的意思,樟木大队要开新农村的展示会,不但请省市领导,还邀请省市媒体宣传,这就不单是经济问题了,还牵扯到政治上的事,杜主任按组织原则,必须向主要领导报告。
     市委会主任得知本市基层大队要搞这样大的活动,本能地萌生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他对杜副主任说:“让他们消停点,别瞎搞,现在形势不明,搞不好把我们都带进去了。”
     杜主任心里骂,你开会时就给我们下任务,口口声声讲要响应上级号召,整顿经济,让本市经济工作走上正轨,真要干正事时,你TM还推三阻四。工作到底干还是不干了?
     但明面上他不能生气,脸上故作平静的解释:“主任,现在上级给的压力很大,全市各单位观念一时难以转变,樟木大队自己想搞经济,我认为市里可以适当支持,先树一个典型,也能给上面回复,哪怕政策有反复,基层大队这样的规模,我们也好处理。”
     市委会主任在心里斟酌,作为本市主要领导,心里知道这些年大家都在喊口号,经济方面并没多少进步,光靠喊口号不能解决80万市民的生计。
     上传下达,媒体连篇累牍展开宣传,无奈十年来各级位置上,都是造反人士,思想里并不能推翻自己原有理论,更不会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思想转变需要漫长的过程,现实是1979年全会起,直到1990年,才真正转变到位。
     杜副主任的话对主任还是起了点作用,主任想想也是,先树个典型给上面交差,如果政策出现反复,大队规模的经济活动,市里发个文件,喊停就停了。
     但是这种事情,他自己绝不能出面,如是说:“老杜,我知道这事了,市里委托你出面指导,一定要把握好度。”
    喜欢。
  

第195章 毛处长出了个好主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