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章 老天师传道[2/2页]

影视世界无限之旅 颓废怪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虽然老天师心里颇为欢喜,但是嘴上还是不动声色地说到。
     “你可知我为何要让你背这一篇?”
     苏乾微微行礼,说道:“弟子愚钝!”
     老天师微微一笑,说道。
     “太者,大也。
     上者,尊也。高真莫先,众圣共尊。至高无上,无比尊贵,故曰太上。
     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
     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
     此尊号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又为大道的另一尊号,阐微大道之演化。”
     天师先是将这篇道家经典名字的含义讲了一遍,顿了一下又说到。
     “若人能爱形养气保神,则通达真常清静之道。
     经曰:静以思道,清以修身。现在此身,皆从妄心中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身生而后有情缘,情缘而后有忧苦。妄增缘起,直入轮回,前无始而后无终者,举世皆然。
     惟悟道者,道心常存,看破种种缘相皆是妄幻,勿令染着。
     道心既存,妄心无能为也。久久纯熟,定证清静之身。
     作是见者,真常之道可得。所谓道心者,即是天心;真常者,即无妄也。
     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至觉至灵,常清常静。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
     “精气神者,三宝也,天地得之以成,失之以倾,人身得之以生,失之以死。
     故《黄庭经》云:一身精神慎勿失。所以我们修道之人,一定要保护爱惜。
     又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
     凡学道之人,若能运用精华,存想神气,朝拜三元,修功不退,久而行之,自得真道。
     故圣人云:心为使气神,若知行气主,便是得仙人。
     存想之道,皆以心而使之。心扰则神动,神动则心浮,心浮则欲生,欲生则伤神,伤神则失道。所以本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所以修道,若能调伏其心,神安其内,外除其欲,明修行之功,遣欲澄心,则自然清静。得天地之正气,养有漏之假身。直待火候纯熟,功行圆满,舍后天之有形,返先天之本真。”
     .......
     “寂然不动为体,感而遂通为用,是名真静。
     至於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真常之道得矣。得之一字,亦是强名。
     若谓实有所得,则不足以为道。太上所言,人能觉悟,悟则本性,谓之得道。
     亦非至道难求,亦非易得也。
     道德经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云:道本无形,莫之能名。
     得悟之者,唯己自知。善人常能守於清静,即皆为得其真道者。
     易经有云: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
     故云,心灵则道降,道降则神灵,神灵则圣也。神明既圣,妙而难测,即可升登於三界之上三清之境。人能保精、养气、凝神,调和於元气,填补於脑,烹炼神水,变化精神,全性葆真,即得上升三界,朝礼太上高尊。
     .......”
     听得苏乾在一旁如痴如醉,这些都是张静清老天师的人生经历,不流传在纸张上的东西。
     对于刚刚入门的苏乾来说是不可多得宝物,苏乾一时间呆站在哪里。
     张静清天师在一旁看的是颇为欢喜,自己只是稍微提点一下自己的小徒弟便顿悟了。
     突然老天师看到苏乾脸上涌现出一股纠结的神色,连脸色也变得不一样了。
     老天师意识到,原来是苏乾本身天赋过高。
     听过老天师的道之后身体里面的炁就想跟着老天师的道路走下去,但是思想又在努力抗拒老天师的道。
     想清楚关节的老天师叹息一声,一股夹杂着龙虎真意的声音从老天师嘴中发出。
     “痴儿!还不快快醒来!”
     在遭受到老天师夹杂着龙虎真意的喊声,苏乾也像瞬间反应过来。
     双腿盘坐在地上,双手相叠,放置在肚脐处,嘴里开始一吐一吸发出韵律悠长的呼吸。
     见苏乾逐渐正常,老天师也不再多管什么,只是在一旁打坐为苏乾的第一次护法。
    喜欢。
  

第79章 老天师传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