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算是已经这半个主子的分内事。
     ……
     “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
     在潘来福的指挥下,张华代表张家完成了各项祭灶、祭祖活动。
     前世的张华父母去世的早,又还没有结婚,所以对于过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不过,来到大唐这半年,不说梅子的悉心照顾,潘来福的忠心耿耿,薛礼的忠厚义气……
     单单是有机会见证华夏几千年来的辉煌时刻,就让张华有一种别样的归属感。
     后世国外各地中国人聚集的街区都是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的影响之大。
     今年张家的年过得是格外热闹,张华、梅子、薛礼、马周、梦雨主仆、谢玄、季洋、潘来福一家以及住在张家的丫鬟、部曲等五十几人。
     虽然互助村周边没什么竹林,不过远一些的地方还是有一些竹子的。也不知道潘来福什么时候准备的,除夕吃完饭就让人抱到了院子中。
     “多啦,现在就已经有放鞭炮的风俗了吗?”
     “不是放鞭炮,是放爆竹。按照后世的了解,爆竹起源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万事不决问多啦,看来还真没有错。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伴随着院子中爆竹的声响,张华口中忍不住低『吟』着这首王安石的《元日》。
     “张华,你这是刚刚想到的新作吗?”梦雨就站在张华旁边,听见张华低『吟』的诗,美女闪闪的看着张华。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这首诗,觉得挺应景的,就随口低『吟』了一下。”张华有点体会到当初柳永为什么那么落魄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青楼女子喜欢他。
     对于有些人来说,才华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梦雨也已经习惯了张华这段时间来动不动就说“啊,不知道哪里看到的。”、“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说的”、“啊,不知道是在哪本古籍中记载的”这种敷衍之词了。
     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晚上张华都在大堂或者亭子里给大家说一段《三国演义》,偶尔讲几个《聊斋志异》里面的鬼故事客串一下,算是彻底的让张家上下都成为了自己的粉丝。
     张华自己都没有想到说几个故事居然还能提升丫鬟部曲的忠诚度,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或许,这只能归功于大唐的文化娱乐生活实在是太过贫乏了。
     不说以前有没有好的故事,即使有,由于纸张没有发明或者过于昂贵的原因,都很难流传下来。
     在后世经典繁多的时代,《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等书籍都能成为经典,能征服唐初的人们,几乎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喜欢。
  

第121章 过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