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7章 美味大黄鱼[2/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华也挺能明白马周的困『惑』,自己不过就是带着船队出去了一天,回来就让整个华庭县的人都吃上了大黄鱼。
     似乎捕鱼也太简单了吧?
     但是真要是那么简单的话,为何华庭县会如此贫穷?为何渔民们都是满脸菜『色』,没有吃饱的样子?
     “东家,今天得鱼给每家每户都分完之后还有不少,我已经全部让人杀干净了用要腌制了,明天还继续出海吗?”
     “去,不过我明天就不跟着去了,你找个熟悉海况的人,问问哪里适合晒盐。这鱼捕捞回来了,也不可能每次都免费分给大家,怎么保存就是个大问题。短时间内只能把它们都制成咸鱼,这就需要大量的食盐了。”
     不知不觉,两个人就从美食讨论到公务上去了。
     “晒盐?伯爷准备我们自己来制作海盐吗?”
     海盐,最原始的制取方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
     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
     《史记》载:“太公至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由此无棣盐业日盛,西汉时渤海郡置盐官。
     晒盐就是将海水晒成盐的过程。晒盐时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是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当然,制作咸鱼需要巨量的食盐,去买的话很难买到那么多不说,价格还非常贵。我们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自己晒盐,不是浪费吗?”
     “伯爷,晒盐我虽然也有听说过,但是我大唐的盐还是以井盐为主,海盐只有穷苦百姓会买来吃,因为海盐总是有一种苦味,吃起来很怪异。”
     马周生怕张华不了解情况就大规模的去晒盐,到时候把好好的大黄鱼给做成了苦鱼,那就太浪费了。
     “我知道,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海盐里面的杂质去除掉。”
     “伯爷,你有办法去除海盐里的杂质?”
     马周猛的站起来,搞得旁边正夹鱼的房遗爱手一抖,鱼都给掉桌上了。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去纠结马周为何反应这么大,因为他们也都明白如果可以解决海盐里面的苦味问题,这个意义有多大。
     大唐的盐其实一直都是有点紧缺的,有些高端的青盐都是从吐谷浑贩卖回来的,普通的食盐也都是以益州等地的盐矿出产的为主。
     严格说起来,大唐境内似乎还没有发现特别大规模的盐矿。
     如果张华可以将海盐制作成普通的食盐一样,那么大唐就再也不用担心吃盐的问题了。
     “办法总是有的,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伯爷,明天我亲自和你一起去选定晒盐的地址,安排人手立马开始晒盐。”
     马周原本对担任华庭县县令还有些担忧,现在短短的几天就看到了大量的大黄鱼,现在又有可能自己制盐,华庭县的前途一片光明啊。
    喜欢。
  

第277章 美味大黄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