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1章 名额难得[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洋贸易的总部就设在华庭县县衙一百多米远的一处院子里。院子占地面积非常的广,但是里面的建筑不多,用后世的标准来看,属于典型的低容积率的别墅区了。
     这段时间,南洋贸易院子门口成为了华庭县最热闹的地方,无数想着发财的人都想着加入南洋贸易的船队,一次出海就实现人生的飞跃。
     “这个要求也太高了吧?至少不是愿意去就要的吗?”
     “你都知道那是之前,之前你怎么就没有加速呢?现在已经证明出海是能够挣大钱的,要求不变高才怪呢。”
     “哪里可以报名,我先去报个名!”
     张华让人把南洋贸易招募船员的要求直接贴在了院子外面的围墙上,还专门安排人站在一旁讲解说明。
     就以现在的识字率,要是没有人读出来的话,估计就没有几个人能够看懂。
     “第一条:身体健康!
     第二天:热爱大海!
     第三条:非家中独子!
     第四条:工钱一月两贯,出海另算。
     第五条:……”
     张华零零总总的提出了是个要求,最后还来了一句话:出海有风险,加入需谨慎!
     这些条件要是放在几个月前,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有兴趣,因为除了工钱一个月两贯有吸引力之外,其他的都不去去作坊上工。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即使是张华给船员画了不少的条条框框,南洋贸易的院子外面还是聚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群。
     有华庭县本地人,有从义乌招募过来的,有从淮南道和江南道各地自行来到华庭县的人。
     这个年代,虽然大唐算是中国上下几千年之中比较稳定富足的年代,但是底层的老百姓生活困顿的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底层百姓还是处于没有办法吃饱饭的阶段。
     吃饭问题在中国绝对是个大问题,哪怕是到了后世的新中国,这是在二十一世纪才真正的解决绝大部分人的吃饭问题。
     即使如此,国家也给耕地保护设置了红线,怕的就是没有办法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华庭县最近大半年,到处都在新建作坊,到处都在施工,对人手的需求是非常高的,这也就变相的导致了做工收入的提升。
     再加上土豆和地瓜已经开始种植,鲸鱼肉、大黄花鱼肉、海带等各种产出,在华庭县,只要你愿意干活,吃饱肚子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
     这个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被传递到了周边州县。
     谁家没有几个人穷亲戚的?
     谁家早年不是从别的地方搬迁到华庭县的?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各家各户都在呼朋引伴的叫人来华庭县。
     有些作坊主甚至会愿意给介绍帮工到自己作坊的人提供一些奖励,这就进一步的刺激大家呼唤亲戚来到华庭了。
     “伯爷,来报名的人太多了,怎么办?”
     路斌最近陷入了痛苦的烦恼。
     作为南洋贸易本次出海的实际负责人,他分到了

第341章 名额难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