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5章 三熟的水稻[2/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可不行啊!
     “不用,鹦鹉和大米留下,其他的你带回去!”
     “伯爷,以前我多有得罪,你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记在心中。以后林邑国必定唯伯爷命令是从……”
     范文山还以为张华还对自己之前弹劾他的事情耿耿于怀。
     将心比心,他觉得如果自己是张华,一定也会借机好好的修理一下林邑国。
     “范文山是吧,你坐下吧!我直接说了吧,你那水晶骏马,就是我家出产的,我要多少有多少,你还不如拿去送给别人。你要是真的想要表现诚意,那就让人从林邑送几船谷子过来,各种品种的都送一些,我这个人好吃,对大米还比较感兴趣。”
     张华一脸无语的看了看范文山,觉得这家伙似乎也是挺识相的。
     大唐暂时没有吞并林邑的想法,如果南洋贸易在林邑国有范文山居中协调,似乎能够顺利很多。
     所以张华已经没有要跟范文山过不去的想法了。
     所谓的打一棍子给个红枣,这棍子房遗爱已经提前打过了,自己可以适当扔一个红枣给他。
     “伯爷,此话当真?”范文山将信将疑的看着张华。
     运输几船大米,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大米在林邑几乎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随便往地里撒一把谷子,一年都能够收三次。
     有些还是那种割了一茬之后不用再理他,等他重新长了出来再收割。
     这种种植方式,在大唐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哪怕是后世的中国也很难看到。
     但是人家林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就是这么任性。
     所以翻来历史,你会发现几千年来,东南亚地区就几乎没有关于饥荒的记载。
     因为在那种地方,富裕虽然有点难,想要饿死也难!
     特别是再往南一点,吃香蕉就能吃到饱,各种水果多的要死。
     这可能也是东南亚人没有中国人勤劳的重要原因吧。
     “这样吧,以后你运输一船林邑国谷子到长安,我就按照市场价八折的价格批发一批水晶制品给你,不过你不能在大唐卖。”
     “八折?”
     范文山心头立马变得火热起来,那些水晶制品,就是在长安以市场价购买,拿到林邑国也能大挣一笔,何况还是八折优惠。
     听张华的口气,这八折似乎也还有商讨的空间。
     “没错。”
     “伯爷,你放心,我一会就安排人员先回林邑,一定把伯爷的事情办的妥妥当当的。”
     “顺便说一句,如果林邑国的海船质量不行的话,你可以考虑去华庭县雇佣一批商船前往林邑国,说不定反而更省钱!”
     在捕鲸业和海外贸易的刺激下,华庭县现在是大唐最大的造船基地,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
     长安城的许多勋贵和世家都在华庭县置办了船队,开始把眼光投向了海洋。
     专业性的海上运输,也慢慢的变得有利可图起来。
     “多谢伯爷,小使就按照伯爷的吩咐去做!”
    喜欢。
  

第545章 三熟的水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