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章 特别激励[2/2页]

大秦五百年 轻风千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太好了!”
     “大王英明啊!”
     “若敌军还敢再来,定要全部杀光!”
     …………
     众将或低声自言自语,或交头接耳低声说话。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还是首次双倍计算军功。
     自商鞅变法以来,大秦从未出现过如此严峻的形势。
     随后,子婴派人传令,要把这个政策通知全国,以振奋军心士气。
     函谷关数万士卒得知消息后,个个都兴高采烈。
     秦国形势严峻,对于军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立功往上爬的好时机,是年轻英明的大王给了这个机会。
     随后,子婴跟众将们,一同共进晚餐。
     在以后的日子你,跟上次来函谷关一样,子婴在函谷关长住下来。
     子婴很希望不要再下雨了,上次大雨连续下了十几个小时,就算两个月不下雨,关中都不会有旱灾。
     他在函谷关每天做的最主要工作,仍然是批阅奏章,阅览各种工作汇报,对丞相府提交的政策、建议进行批复。
     在刚开始的时候,子婴对批阅奏章很有新奇感,这是王权的象征,对于臣子们的上书,对于丞相给出的建议,具有最终拍板权,子婴很享受这种权力。
     渐渐地,批阅奏章多了之后,新奇感消失。
     子婴越来越感觉到,批阅奏章属于枯燥乏味的事情。
     作为一国之君,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要做好君王这个位置,要做个明君,并不容易。
     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并且要做好,要不然就是昏君、庸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如批阅奏章,有些官员连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上奏。
     有些则是在奏章中溜须拍马屁。
     子婴将这种奏章,定义为“垃圾奏章”。
     还时常碰到垃圾奏章。
     这天,子婴看到成都县县令的奏章,奏章中说,得知大王喜欢稻米,他特意挑选出最上好的稻米送来咸阳。
     对于这类拍马屁的奏章,子婴以“寡人知道了”回复。
     汉中上庸县令在奏章中说,听闻大王腿有疾,大王身子可好!
     子婴回复:寡人很好!
     巴郡某县令奏章说,三日前捕获盗贼一名。
     子婴回复:此等小事不必禀报寡人!
     也有很多奏章是向子婴讲了实质内容。
     陇县县令在奏章中说,从河套迁徙到本县的百姓皆已安置好,军马牧养一切如常。
     四月初这天,子婴收到尉缭的奏报。
     奏报中说,可派一说客前往联军大营,说明秦国对六国无敌意,说出和解之诚意。
     尉缭特别分析,虽然六国联合攻秦,但不可能都铁板一块,就算不能完全和解,也要尽量减少他们对秦国的敌视,减少对秦国仇恨之心。
     尉缭又还说,不能现在就派说客,还需再扛一段时间,最少要扛到秋后。要让联军明白,秦国希望跟六国和解,绝不是乞求,要是不肯和解,秦国随时迎战,奉陪到底。
     久拖下去,联军粮草不济,更有助于秦国。
     等到联军退兵后,再想办法分化瓦解。
     “这个尉缭,的确有才能!”
     子婴很高兴。
     尉缭这个人才,有谋略又善于做战略规划。
     能战方能止战,要能扛住联军的进攻,不惧怕六国联合,才有和解的本钱。
    喜欢。
  

第52章 特别激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