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3章 重大改革[2/2页]

大秦五百年 轻风千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诸位卿家,朕出行一年有余,你们留守咸阳,把一切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辛苦了!”
     各个部门副职的人,逐一汇报本部门事务。
     钟平出列道:“陛下,如今天下一统,应当先休养生息一段时日,再对匈奴全面打击。”
     张苍出列道:“只要兵马、粮草准备充足,我们便可北征,一举收复河套。臣认为,再过两三年足也!”
     天下一统,臣子们有着新的期待。
     陈平出列道:“如若只是收复河套,两三年准备完全足够了。如若要彻底消灭匈奴,还得旷日持久。首先,以前都是匈奴南侵,我们抵抗匈奴,若要我们北征匈奴,需要经过漠南、漠北的草原、沙漠,最大障碍是有可能迷路,其次是后勤保障。”
     嬴子婴道:“匈奴是我们的心头之患,就算再难,都必须消灭匈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个安宁、和平的外部环境。先休养生息两三年吧,到时候再商讨收复河套。”
     随后,是对相应人员进行封赏。
     在西汉初期,刘邦对辅佐其一统天下、建立汉室江山的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开国功臣进行封侯,称为“十八功侯”。
     嬴子婴也打算封侯。
     “大秦能再次统一天下,实在是难,有许许多多臣子立下汗马功劳。除了按住军功爵封赏之外,朕决定另行封赏,把十个功劳最大的封为侯爵。”
     听到这个,那些直觉功劳大的人,顿时兴奋起来,觉得自己应当能封侯。
     特别是韩信,要是功劳能排在第一位,那可是美名远播。
     嬴子婴目光移向陈平身上,说道:“陈丞相,你投奔朝廷以来,不仅总览全国政务,还献出许多妙计,功勋卓着……”
     至于什么妙计?有些必须长期保密,嬴子婴只是挑出部分讲出来。
     讲述完毕后,嬴子婴继续道:“大秦能重新一统天下,陈平功劳居首位。朕决定,封陈平为‘酂侯,作为十大功侯之首。”
     兴奋中的陈平站出来,向皇帝跪下,朗声道:“谢主隆恩!”
     对于这个决定,众臣不会觉得太意外。
     要说谁的功劳最大,那是陈平、王元、韩信三者其一,第四应该是赵佗。
     功劳第一的居然不是自己,韩信有些失望。
     嬴子婴继续道:“这功劳第二者,是王元,他……”
     他简略讲述王元功劳,最后道:“封王元为‘平阳侯。”
     王元还在东北边镇守,册封诏书会有人送到那边。
     第三个是韩信,被封为宣平侯;
     排第四的是赵佗,被封为绛侯;
     排名第五的是章邯,被封为舞阳侯;
     章邯万万想不到,自己居然还能被封侯,激动得热泪盈眶,跪下谢恩。
     第六是钟平,被封为曲周侯;
     第七是孟通,被封为鲁侯;
     第八是程开,被封为汝阴侯;
     第九是李必,被封为颍阴侯;
     第十是骆甲,被封为阳陵侯。
     皇帝讲述完毕后,由郎官宣读册封诏书,十人齐齐跪下接诏、谢恩。
     九个人都是高高兴兴,唯有韩信有些郁闷。
     嬴子婴明确说明,爵位可世袭,但只能世袭三代,第四代之后要被收回。
     并且这种侯爵,跟军功爵中的最高一级“彻侯”不一样,属于特殊增加的侯爵。
     宣召完毕后,嬴子婴道:“这只是初步册封,其他未封侯的卿家还有机会。尤其是原本项羽、刘邦投奔过来的人,你们都有机会。每隔十年,朕会重新评定,适当增加侯爵名单。”
     这次返回咸阳,嬴子婴要做的事情很多,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恢复太尉官职是其中一项。
     太尉既相当于后来的兵部尚书,但又有所区别,兵部尚书只有军事管理权,没有统兵作战的权力。
     太尉是有统兵作战权力,有皇帝授予兵符便可调兵作战。
     在太尉空缺这段时间里,太尉的职权归集于丞相身上,让丞相权力更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始皇帝初期,尉缭辞去太尉一职,这个重要职务一直空缺,也该恢复了!赵佗…”
     太尉这个官职,重要性仅次于丞相,赵佗既有军事才能,亦有政治能力,不仅能统兵作战,还能治理国家,处理政务,嬴子婴要把赵佗其他才能发挥出来。
     赵佗出列,说道:“臣在!”
     嬴子婴道:“太尉一职,由你担任吧,把大秦军务给我打理好了!”
     赵佗跪下,说道:“谢陛下信任,臣定当不负所托。”
     对于皇帝的决定,没有臣子提出异议。
     嬴子婴又道:“太尉一职的职权,需要改革。太尉不能在统兵作战,只有管理权限,处理全国军务。管理权和统兵权剥离。”
     臣子们同样没有异议。
     皇帝要说的事情很多,这仅仅只是开始。
     嬴子婴朗声道:“诸位卿家,大秦人才选拔制度,是否有改进之处?”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古代人才制度,要么是举荐制,要么是一些门阀贵族长期把持重要官职。
     秦国人才制度,以举荐制为主,由臣子举荐人才给皇帝,由皇帝量才适用。
     张苍出列,说道:“陛下,大秦制度比原六国都要好,臣想不出来,还有何需要改进之处。”
     没有臣子再发言了,是他们实在想不出来。
     许多人觉得,或许皇帝又会有奇思妙想,有制度创新。
     大业皇帝的奇思妙想太多了,是历代皇帝所没有。
     只听嬴子婴道:“科举制,我们可以用科举制来选拔人才。”
     对于这个新鲜词汇,臣子们自然不懂其中含义。
     “所谓科举制,是………”
     嬴子婴把科举制的基本含义说出,再进行具体讲述。
     他说的科举制,分为文科(选拔行政官员)、理科(技术人才)、武科(选拔军事人才)三大类,
     对于文科,不考核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而是实际的处理政务的能力,是要选拔实实在在的人才,而不像后来科举制那样,官员没有办事能力,全靠聘用副手来处理。
     至于理科,涵盖了各种技术,只要是技术发明创造,或者在某些领域有所突破,都有机会被朝廷任用。
    喜欢。
  

第303章 重大改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