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的炼心之路实在是一塌糊涂。
     想通过劳作来转移注意力,但她总是忍不住分心,去想修行的事,去想练剑的事,去想那柄断剑!
     她也试过很多其他办法,比如漫无目的地游荡、养一只宠物或者种花、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学点新东西......
     但结果是越想放下,越放不下,像一个不断重复的循环,怎么都跳不出来。
     尤其看到身边人都在刻苦修炼,每天都有所进步,她的心头便似万千细蚁攀爬,心痒难忍。
     恍若唯她一人,走在错误的方向上,不见天光。
     过了半晌,方霄杰放下笔。
     他转身伸手,将她纤腰轻轻揽入怀中。
     鼻尖轻触她的发丝,那股淡淡的香气中带着一丝冰凉,宛若白雪中盛开的雪莲花,纯净而迷人
     显然她刚沐浴完没多久。
     他抱了一会后,忽然将她打横抱起,走出了书房,直奔卧室。
     “走吧,为夫找个好地方,给娘子讲个故事。”
     “在书房不也可以么?”
     凌茹沁脸上微微漾开的红晕。
     近两个时辰后。
     方霄杰静静地抱着光洁无瑕的身躯,肌肤相贴,温润如玉。
     他轻声道来,讲述一个关于“守仁先生”的故事。
     守仁先生11岁时,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
     15岁出游边关,考察边塞,立下经略四方之志。
     18岁效法故人格物致知,盯着一根竹子看了七天,大病一场后,开始怀疑先贤“向外求理”之法。
     做官之后,因替言官戴铣辩护,得罪了宦官,被廷杖后又被贬到偏远地方。
     几年后,他在逆境中顿悟,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凌茹沁听得认真,眼神里有惊讶,也有困惑。
     紧接着,方霄杰继续说起,那位守仁先生友人同游时,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守仁先生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花开花落本无事,万事万物皆在心!
     心若不动,则万物皆静。
     凌茹沁皱了皱眉头,眼神有些恍惚,不断思索这段故事的深意。
     似有一抹明亮,悄然拨开她心头的阴霾。
     这时,脑海中忽然传来道爷急促的质问声:
     “小子,这个故事你从哪里听来的?快说!”
     语气中透着一股抑制不住的激动。
     方霄杰愣了一下,本能地扯过一条薄被盖在两人身上,忍不住苦笑道:“道爷啊,您可是修道有成的高人啊,怎么做这种爬墙头偷窥、有损清誉的事。”
     “滚滚滚!”
     道爷怒声呵斥,语气中透着几分恼羞成怒:“老夫刚刚解除感应屏蔽,现在只能听见动静罢了,又窥探不了什么画面。你小子莫要满口胡言,败坏道爷清名!”
     “是小子冒犯,愿向道爷谢罪。”
     方霄杰立刻认错,态度端正。
     道爷显然还没打算放过他:“早晚被你小子气死!快说,那个故事从哪听来?”
     方霄杰叹了口气,沉声应道:
     “那还是小子在进入圣地之前的事了。当时途径一座俗世小镇,路过一座算命摊子,摊主是个身穿老旧道袍的老道士。也是机缘巧合,小子请老道士喝了顿酒,醉意微醺间,老道士便跟我讲起了这个故事。”
     道爷沉默不言。
     无论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还是‘花开花落本无事,万事万物皆在心,直指大道本心。
    &n

第239章 心魔劫(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