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章 兵家之要[2/2页]

千秋谋士 小莫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将书收了起来,但心中震惊至极。
     这是一部兵书!
     这是司马衔看后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为什么他看到这本兵书会如此震惊呢?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他知晓张如那鬼神莫测的用兵之法。这本兵书必定是丞相亲自所书,这一点在丞相给自己书的时候便不难看出。
     此时,司马衔的心情是激动的。张如的用兵他见识过,清君侧时他虽身处阴山之中,但这一个月他已将当日的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
     尤其是与韩玄斗阵,他恨自己未得亲见。
     今丞相赠书与他,足见丞相对他之厚爱。
     一看左右,司马衔对士兵道:“本王有些乏了,你们也早些歇息,明日还要赶路。”
     一众士兵齐声回道:“是!”
     说罢!司马衔便转身回了房间,一入房间立刻将门合上。坐在椅子上迫不及待的将张如赠他的兵书打开,仔细观看起来。
     虽有些难懂,不过司马衔也不是等闲之辈。反复读了数便大致能知道这篇兵法将的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讲: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关系百姓生死的事情,是决定国家存亡的事情,不能不认真、严谨的对待。
     然后又说可以用五个方面来决定战争的胜负。第一是道,第二是天,第三是地,第四是将,第五是法。
     道就是从政治上使百姓与国君的思想一致。这样,百姓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无有二心。这也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所向,不可逆也。
     天好理解,就是天气的变化,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
     地也好理解,地就是地势,远或者近,高或者低。
     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法就是执行力。
     这是司马衔对这篇兵法的理解,虽有偏差但大致是一样的。这篇兵法的核心是讲双方国君哪一方施政清明、得人心;那一方的将军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
     知道了这些,基本就知道这一场战争是胜还是要失败了。
     打仗不是过家家,打仗是要死人的。但领兵将军能知敌我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分析兵法中所言的五条,即便不能胜也不好有太大的损失。保存实力寻求机会与敌在战才是上上之策,一味硬拼只能全军覆没。
     用了近一个时辰司马衔大概将这篇兵法理解了,理解之后他仿佛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
     “丞相,末将定不辜负您的厚爱。”
     自语一声将兵书合上,上床睡觉。这本书中有十五篇兵要,够他吃一阵的了。若是能全部吃透,对他今后领兵打仗有千利而无一害。
     (本章完)
    喜欢。
  

第三百二十章 兵家之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