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章 月月麦儿黄[1/2页]

动车司机 鱼年无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门的人逆光,看不清外面的人。
     韩大路却一眼认出了老周,惊讶地搭话:“周师傅您住在这里啊?”
     老周迷迷糊糊,一下没听出韩大路的声音,懒洋洋地问:“你谁啊?和老牛瞎转悠,耽误人睡觉,真是的!”
     “周师傅,我是韩大路啊。”
     “啊,是大路啊,快、快,进来、进来。”
     牛主任十分诧异,紧跟韩大路跨进门,随口问:“韩大路,你初来乍到,怎么会认识老周?”
     韩大路嘿嘿一笑,回答:“今天,周师傅是0567次列车运转车长,我两还是老乡哩。”
     “哈哈,这也太巧了,我走了,你们睡觉吧。”
     韩大路把牛主任送出门,感激地说:“牛主任太麻烦了,谢谢您啊!”
     牛主任回过头,摆摆手,说:“不要婆婆妈妈,赶快睡觉,我回去了。”
     韩大路望着牛主任影影绰绰的背影,自言自语:“牛主任真像我的连长哩。”
     老周半夜三更见到韩大路,却一下子瞌睡全无,杵在床前,乐呵呵地说:“嘿嘿,我们爷儿两住一间宿舍,算是天意嘛!”
     韩大路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周师傅,我打搅您睡觉了。”
     “什么话,我高兴还来不及哩。
     茶炉房在大门口,我带你去打热水,洗一洗睡觉,明天我两好好唠嗑。”
     “谢谢周师傅,刚才进门的时侯牛主任给我指了茶炉房的位置,您先上床躺着。”
     “好好,这个老牛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哩。”
     韩大路轻手轻脚来到茶炉房,三下五除二洗完脸,端上一盆热水回到宿舍,听见周师傅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
     他怕洗脚声吵醒周师傅,左手抓起一个小马扎儿,右手端起热水盆,蹑手蹑脚走出宿舍,摸黑在院子洗脚。
     洗完脚,韩大路轻轻关好门,小心翼翼上了床,感觉胳膊酸疼,腰也有点不带劲儿。
     虽然韩大路当兵前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在部队长期训练,四肢肌肉有了记忆,但和烧火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十八九吨煤,一锹、一锹投进锅炉,出的力气不小,流的汗水无数,一般人都得腰酸背痛。
     不一会儿,韩大路也进入了梦乡。
     周师傅年纪大,十点多就醒了。
     他怕起床声吵醒韩大路,只好静静躺着,开始盘算家里的事儿。
     ……家里的20亩地,老婆和三个儿子耕种没问题,如何提高产量,娘儿四个还不行哩。
     如今是秋天,犁地是头等大事,二牛抬杠犁不到的边边角角,还得人工用铁锹翻。
     到了寒冬腊月,往地里运农家肥最累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户人务习庄家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
     包产到户时,老周家抓阄分得一头大黄牛,能拉一驾车。
     每亩地至少得6方农家肥,20亩地就得120多方,够娘儿四个受的。
     主要是自家承包的土地距离家门太远,运一趟肥,来回得两个多小时。
     牛车一次仅能装下0.3方,架子车一次装0.2方。
     一个冬天,娘儿四个得马不停蹄,靠牛车和架子车勉强把120多方肥料运到地里就不错了。
     好在翻过年,可以休探亲假,等惊蛰来临,一定回家帮老婆孩子种地。”
     想到这里,老周的心里甜丝丝的,脸上泛起笑容。
     不过,他随即又心生无奈。
     在华尖子大队姓周的只有他一家,无依无靠,分田前大队书记和队长早就打好了小九九。
     凡是和他们同性或者惹不起、关系密切的人家,承包的土地都离家近,还肥沃。
     唯独老周家的儿子老实,没有父亲撑腰,母亲又胆小怕事儿,分到的田地自然都是中下等。
     队长的所作所为,应征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古话。
     大集体那会儿,家家户户吃不饱,每到春天青黄不接,在入冬前想方设法储备下萝卜白菜能腹就不错了。
     如今,田分到私人手里,30年不变,农民可劲儿地精耕细作,做梦都想在土地上种出金娃娃哩。
     不过,老周家还是有令同村人羡慕的资本。
     他每月工资50多元,一个人精打

第19章 月月麦儿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