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嫣知继续道:“那篇文章里,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不喜欢坐椅子,这似乎是一种国人骨子里生的奴性。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世界地位是多么的低下,那些西装革履、自诩为文明的人又是用怎样的一种刚刚在上的心态在观察中国。”
(蹲着吃饭怎么了?“彩翼双飞”、“灵犀一指”的陆凤还躺着喝酒呢。)
即使是到了今,这绝对是一个谁家里都不缺两把椅子的年代。但是,在田里忙活了一上午的老人,还是喜欢在吃中饭的时候,端起饭碗来到村口的大槐树下。
大家蹲坐在一起,三国水浒,谈谈岳飞杨业,聊聊这些的新鲜事,八卦一下村东头的寡妇,评点一下西村的二愣子。
当窜门吃饭成为一种习惯,其中总是有着一种西方生活里所没有的温存。
吃饭的时候,喜不喜欢坐凳子,这不过是一种习惯,不过是一种当年物质匮乏条件下的选择。但是如果你的国家实力不强,和你有关的一切,都会沦为低级的代表。
杨嫣知又道:“近代中国除去了西方列强的文化输出,就连当时的国人本身对于中国的传统也觉得有些老气横秋。”
她不无伤感地道:“尤其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中国那些最有文化、最为开眼看世界的人,却由于种种原因,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几乎要消灭一切传统文化。难道新文学和旧文学,近代化与传统,就是完全对立的吗?”
费一流想起自己今上教材上看到的一篇现代诗,当时自己都被惊呆了。那样不合韵律,几乎就是把一个寻常的白话句子,稍微雕饰以华丽的辞藻,换了一种语序,分成好几行写出来,居然就能被称之为诗了?
就好比简简单单的“会到明朝做钦差”几个字,在他们笔下就成为了:
穿越四百年的历史长廊,
梦回启年间的公堂。
辛苦辗转在苍茫大地上,
贯彻的意思表示来自吾皇。
或者,还能够换个包装,改为:
跨越四百载春秋悠悠,
启朝不变的流觞与滑头,
立志打黑除恶纵横四海,
代巡狩看世间物欲横流。
那和他刚才在学校里听张三保所的方文山写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比起来,感觉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这些人根本就没读过私塾吧,如果读书的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难道如今的老师都去研究算数那样的奇技淫巧了吗?这真是本末倒置。
几百年过去,如今的变化,尤其是在思想文化上面的变化,要比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出现,更让费一流感到简直如同是一个马行空的虚幻世界。
费一流道:“旧文学与新文学之间当然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倒不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必须一成不变,但其中有着人文先祖以及前饶无数心血与探索经验。”
杨嫣知点零头:“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费一流道:“且
第280章 特别篇 十八瞳仁(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