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另类的郑国[2/2页]

大宋第一太子 九天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好,江正我相信你,你在寺院了住几天,和主持商议一下你也带几个和尚过去,我都跟他商议好了。”
     “等过几天我通知你出发,到时候你就可以起程去南唐了。”赵旭和江正有说了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然后自己才离开。
     “你是说要派人去南唐弘扬佛法,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赵匡胤听说自己的儿子要派人带着佛经去南唐有点不可思议。
     “父皇其他的你先别说,我就问问你知道战国时候水工郑国的故事吗?”
     赵匡胤点了点头,自己知道呀,熟悉战国历史的人都是知道这这个人的,即使你不知道他,说个着名的东西的名字你就知道了。
     那就是郑国渠,位于秦国的郑国渠就是水工郑国所修建的,这个人了不得吧。
     他原本是韩国的人,是一名出色的水工,按照大宋的官职他当个工部尚书是绰绰有余的。
     当初秦国一家独大,其他六国都是防着秦国,尤其是和秦国接壤的小国家韩国。
     这个国家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用一个次形容就是弱爆了,又在秦国的嘴边。
     你想一想,你让老猫枕着咸鱼他能睡着吗,绝对是无法入睡的,韩国就是那一直咸鱼。
     韩国害怕,但是他又没有实力去攻打秦国,怎么办呢,当时有人出了一个好主意。
     我们向秦国派遣我们国家最出色的水工,去帮助修建沟渠吧,以表示两国的友好。
     相信秦国也一定会答应的,同时也表示出韩国向秦国低头了,秦国也答应了,于是才有了后面的郑国渠。
     可是韩国的计策正是在这里,修建水渠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韩国就是想用这个计策来拖住秦国,使它无暇东顾,同时也消耗秦国的实力。
     可是后来大家都知道,郑国在秦国修成了流传至今的郑国渠,秦国的粮食产量也得益于郑国渠大大的提高。
     粮食的充足使得秦国实力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后来韩国也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韩国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
     “你问这个干什么,朕知道郑国,还知道郑国渠,你说的跟这个有什么关系?”赵匡胤好像从来都是没有明白过自己的儿子想干啥。
     “我派去的这个人就是郑国,他是我大宋的郑国,他就是给南唐去修建‘郑国渠。”赵旭把江正比作了郑国。
     “那……”
     “我知道您想说什么,郑国最后修建的郑国渠帮助了秦国,还是秦国的实力大大的增加了是吧,你放心我派的这个郑国,他的郑国渠只会让南唐没有战斗力。”
     赵旭的愿望就是统一天下,他怎么会让南唐实力增长呢,也太小看我了。
     我的这个郑国却是去南唐帮助你的,不仅帮助你们向善,还把你们的动向都给我大宋报告。
     本太子的这个郑国还不是另类的吗?不知道江正知道自己成了郑国之后有什么感想?
    喜欢。
  

第269章 另类的郑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