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 跃龙村故事[2/2页]

大宋梦 牧童骑神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梅笑寒道:“不知道,此村为何叫做跃龙村呢?”
     老者道:“跃龙村原名叫跃隆村,曾是大唐所辖,因在常科考中出了许多的人才后被皇帝改隆为龙,钦定为跃龙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
     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明经科主要是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考中相对容易一点,进士科除考经书外,侧重考诗赋和时务策论,对文学水平和治国治民见解有很高要求,录取率约为六十分之一,考中很不容易。
     但进士前程远大,仕途光明。
     唐朝中后期的宰相半数为进士出身。进士科是当时读书人入仕做的首选途径。
     唐朝皇帝都很重视进士科,武则天亲自在宫殿中考查进士,开创了“殿试”的先河。在唐朝科举中,进士科处于主导地位。
     跃龙村出过一百多位进士,许多人都曾在朝中做官,然而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族长道:“世间盛衰,乃是自然规律,故不可叹!”
     “然,所种粮食作物不能获得收获,不知是天罚,还是有恶魔做崇,这实在是不得而知啊!”
     梅笑寒道:“所种农作物皆不能收获吗?”
     族长道:“收获甚弱啊!”
     “这又是为何?这种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也就这十几年,刚开始还好,随着农产的逐渐减少,村民们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直到现在,农产几乎绝收!”
     “巫师说,这是上天对跃龙村的惩罚!需要用活人去祭祀!”
     梅笑寒听的有些毛骨悚然,确认道:“用活人去祭祀?”
     “而且必须是童男童女,只有小孩子的亡魂,才能镇压的住恶魔!”
     梅笑寒有些惊恐道:“这也太愚昧无知了吧!”
     “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不然老天爷会发怒的!”
     小孩道:“三天后,跃龙村就要举行一场祭祀活动。”
     梅笑寒道:“这一次是谁家的孩子呢?”
     族长摇了摇头道:“村子里的年青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还留在村子里,哪里还有什么小孩子!”
     小孩道:“幸亏我身体有病,不然早就被他们抓去祭祀了!”
     族长道:“跃龙村村民都快走光了,现在也不再用活人祭祀,只用泥人替代,应付了事!”
    喜欢。
  

第七十九章 跃龙村故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