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私塾时,王府小厮正在做早饭——野菜疙瘩汤。
     沈如意坐在门口看书,显得非常惬意,沐浴在和熏的阳光下,手中书页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吴忧朝私塾室内看了眼,除了做早饭的小厮,还有门口一两个小厮,竟看不到其它人,眉头微动。
     微笑着上前打招呼,“如意姑娘,早啊!”
     沈如意在看到他走过来时已经放下书,起身迎接,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南山先生早——”
     安旬也正要打招呼,突然就被沈姑娘的问候惊住了,满眼震惊地望着吴忧。
     吴忧好像一点也不意外,他稳步走上回廊,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显得从容不迫,靠近她时,只用二人听到的声音道,“文川老弟,现在这样叫你合适吗?”
     原来都是千年老狐狸啊!
     年前年后,二人接触,看似寻常,实则一拨又一拨试探中,都摸到了对方的底。
     沈如意淡淡一笑,“先生觉得呢?”
     这是承认了。
     这就承认了?吴忧反而不说话了,一直瞧着她。
     南山先生可是货真价实的男人,且年近不惑,虽然猜测她是‘陈文川,可当她承认,季文川还是大吃一惊,不仅年轻,还是一介女流。
     一个女扮男装的小娘子竟让十国停战十年,这是何等本事。
     季文川面上不显,内心早已震撼不已。
     沈如意任由他打量。
     安旬好奇得不得了,站在廊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文静的问道,“先生,你们聊什么?”
     沈如意朝他看过去,年轻公子一身青色长衫,衣袂随风轻扬,眉目间透着几分英气,眼神中带着一丝温暖的笑意。
     她走下回廊,“安公子,早!”
     安旬拱手回礼,“沈姑娘早。”
     沈如意没有聊天的意思,转身看了眼真思量的吴忧,啊不,南山季文川,他的面色已然变得深沉,见沈如意望过来,跟着下了台阶。
     “王爷呢?并不是他叫的我们,而是你?”
     “是,南山先生。”
     季文川一笑,“不必强调。”
     “可从现在起,你就要以南山先生示人,我不这样叫,那该叫什么?”沈如意笑着看他,“吴忧无忧,是你亲人或是母亲的期盼吧,希望你一生无忧,我猜测的没错吧!”
     “果然不亏是……”安旬在边上,季文川没透她的身份,坦然认可,“是我母亲的愿望。”说完这话,立即问道,“如意姑娘想干什么?”
     沈如意道,“行了一夜路,先生先吃个早饭暖暖身子,然后,我带你们在江家村散散步。”
     清晨,山间庙宇薄雾轻笼,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鸟儿们在枝头欢快地跳跃,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长平提着食盒推门进房间。
     长安正在跟宋衍回复山下情况,“回禀王爷,昨日一天,如意姑娘……”把江家村的情况都汇报了一遍。
     简宗年没吭声。
     郑煊泽兴奋的很,一副看到好戏的样子,“看看,老姑娘居然把姓吴的姓安的都叫过来了,肯定有一场大阴谋。”
     宋衍看了眼表弟,捏捏眉心,“先吃早饭。”
     长平赶紧把食盒摆上来。
     吃过早饭,宋衍对简宗年道,“捎消息给邱长史,不管沈如意做什么,都不要阻止,甚至……”
     “是,爷。”简宗年去安排,临走之前,又问了一句,“那边……”
     “拖着他们,必要时,让他们杀过来。”
     “好。”
     郑煊泽气不愤的叫道,“表哥,你就不该迟疑,当天他们杀过来时就该把他们一个个杀光,只留一个送到皇帝面前,看他们还怎么狡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衍耐着性子问道,“都几个月了,你不回去看看妹妹?”
     提到妹妹,郑煊泽瞬间熄火,嘟哝道,“她那么聪明能干,要我回去看什么。”
     宋衍:……
     江家村大张旗鼓的进行农耕活动,很快引来了衙差,他们挥着大刀朝村子里冲,刚到路口就被人拦着。
     衙差头子丁巡捕也不看常顺穿的是什么制服,一脸凶神恶煞,挥着大刀就要把常川等人制服。
     两厢厮杀,狐假虎威的酒囊饭袋那是王府一等侍卫的对手,很快被制服,沈如意叫常顺把十多个衙差都绑了。
     季文川转头:“你要把事情搞大?”
     “不然我叫南山先生过来干嘛?”
     季文川看了她好一会儿才问,“哪个是你真名?”
     她回道:“沈如意。”
     “你想干什么?”
     “希望先生写一篇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吃草的赋论。”
     “沈姑娘自己完全可以。”
     “我一个女人要一世英名何用,再说了我不会写。”
     “可你做的这些都是留名青史之事。”
     沈如意朝季文川嫣然一笑:“所以才请先生出山啊!”
     没等季文川出口,她再次说道,“我呢,就算心中有些小想法,但真写不出什么诗赋策论,先生大才高义有文笔,如意刚好有点小聪明,咱们合作,你明我暗,怎么样?”
     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的光芒。
     季文川悠悠道:“在接手江家村之事时,你已经把我算计进来了,是吧?”
     “嘿嘿……”沈如意脸皮颇厚道,“看先生说的,哪是什么算计,咱不都是希望太平盛世,百姓安居嘛。”
     好一个太平盛世、百姓安居。
     季文川目光深邃,思索许久,终是缓缓点点头,“既然你已拉开了南陈国序幕,老夫就看看南陈的盛世能不能让战争停的更久一点。”
     “多谢先生,先生果然大义。”
     季文川轻笑一声,“我想某人更厉害吧,能让十国停战十年。”
     “嘿嘿……”沈如意故意不接话,“那先生准备怎么写赋论?”
     一日后,南山季文川一篇《岁赋论》传遍南陈国京都——建康,在城内肆意流传,引得无数文人学子奔向互读。
     “……既有岁赋、却无郢田、让百姓何出田之赋、城郭之赋、宅税、地税之类也……”
     “何止此,丁口之赋百姓岁输身丁钱米是也;杂变之赋牛革、蚕盐……”
     ……
    喜欢。
  

第39章 江家村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