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手中扇子吧嗒掉在地上,只觉一股冷气直冲头顶,整个人木愣愣的。
“娘娘,婢子已经让刘嬷嬷和冯嬷嬷先过去帮着料理,您看您是现在去东宫还是晚一些再过去。”玉蛾问道。
刘嬷嬷和冯嬷嬷都是皇后身边的老人,红白喜事都经历过,且性子沉稳,让她们过去自然是放心的。只是庆宁侯府那边怎么办?难道真让太子负荆请罪。
皇后脑中嗡嗡作响,颓然的坐在椅子上,“你容我想想,我仔细想想。”
其实皇后已经想到了这个结果,但等这一天真的到来,她却依旧无法接受。在这之前,不管如何艰难,她好歹还带着一线希望,只要太子妃有一口气,太子便只是禁足,好歹也在东宫。
但如今太子妃真的离世,皇上定然会说到做到,让太子去庆宁侯府负荆请罪事小,但这不是变相承认太子妃之死跟太子脱不了干系。要真是落得去守皇陵这一步,太子储君之位便也岌岌可危了。
毕竟,从大夏开国之日起,便没有储君去守过皇陵的先例。
皇后脑中纷纷攘攘,好一阵才下定决心,去仁寿宫。
虽然皇上最恨有人拿朝堂之事去叨扰太后,但到了这一步,一切都顾不得了。太子绝对不能去守皇陵。
皇后这样一想,心里那点犹豫立刻变成了笃定,她一路疾步往仁寿宫里来。
已经到了秋日,但仁寿宫里却依旧花团锦簇。太后喜欢花,春日牡丹谢了有夏荷,夏荷萎了有秋菊,一年四季看不尽的花,正如同她的人生,处处顺遂,繁花似锦。
皇后一路来到太后的寝殿,里面静悄悄的,极其安静。皇后不敢擅自闯入,只得在门口站着让宫女通传。
很快,小宫女出来回话,“太后让娘娘先去偏殿等着,她就过来。”
太后不像其他老人睡眠浅,她早晨醒了习惯喝碗淡淡的蜜水,又躺着看会书,才慢慢起床。
皇后在偏殿里如坐针毡,太后刚被宫女搀着进门,她便走上前去,“太后,太子妃薨了!”
太后瞳孔一震,沉声道:“真是个没有福气的孩子,可惜了。”
“太后,”皇后满眼担忧,“儿媳也知道太子有错,皇上让太子去给庆宁侯负荆请罪儿媳不会拦着,可要让太子去守皇陵,这样的责罚太过了。”
皇后起身走到太后跟前,含泪跪下:“皇上已经动了废储之念,若是再让太子去守皇陵,恐怕会引起社稷之危。儿媳别无他法,只得求太后保全。”
太后垂眸看着她,半晌,弯腰亲手将她扶了起来,问了一句不相干的话,“皇后,当初霉粮一事太子真不知情?”
皇后满眼水光怔怔望着她。
“于君不能爱子民,于夫,不能护妻子,太子需要好好反省了。”太后意味深长的拍了拍皇后肩膀,“皇上是他父皇,这事你放手让他去处理。”
皇后呆呆的站着。
皇上是太子的父皇不假,可他也是秦王的父皇。
她却只有太子一个儿子。
皇后擦了擦眼,默默朝着太后屈了屈膝,退出了偏殿。
太后叹了口气,“太子妃是个可怜孩子,阿苏,你去东宫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此时东宫已经一片素白,连太子妃门前的金花茶和玉盏石榴都用白绫罩了起来。皇后跟前的刘嬷嬷和冯嬷嬷正指挥着人在院子里搭起灵棚。皇后到了东宫,没有过来,直接去了太子禁足的院子。
短短半个月不见,太子肉眼可见的瘦了许多,他眼下一片淤青,越发显得脸色苍白如纸。
“母后,太子妃......”
啪的一声,一个重重的巴掌甩在他的脸上。
“你父皇说,若是太子妃薨了,便让你去守三年皇陵。”皇后眼圈发红,声音沙哑,“你可有想过,你守三年皇陵,这东宫还是你的吗?”
这句话比皇后那一巴掌还令人震惊。
太子迅速红肿起来的脸,不敢相信道:“太子妃死了,父皇为何要儿臣去守皇陵?”
皇后深吸一口气,将满眶的泪硬生生逼回去,“因为庆宁侯是肱骨大臣,他女儿不明不白死了,满朝文武都在看着,你父皇若不拿你做给天下人看,便堵不住悠悠众口。”
当初皇后为她求了皇上,成全这门亲事,原本想着为他拉了一个助力。哪里知道,如今庆宁侯却成了太子荣登大宝最大的阻碍。
真是福耶!祸耶!
太子脸色越发惨白,“母后,儿臣就算对她不满,也绝不会害她。儿臣真的不知求子的汤药会要了她的命,若是早知如此,儿臣断不会让她喝什么汤药?”
皇后眸光闪了闪,“你给她的当真只是普通的求子汤药?”
“儿臣发誓,“太子举起右手,“儿臣绝无害人之心。”
皇后死死盯住太子的眼睛。半晌,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带着一丝凌厉。
“听着。”她俯下身子,用只有两人听得见的声音道:“你现在就去灵堂,抚棺痛哭,哭得越痛越好,要让庆宁候相信,太子妃薨逝,你心中的痛苦只会比他们多,不会比他们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愕然,“可是父皇已经将儿臣禁足,没有他开口,儿臣不敢擅自出去。”
皇后气得胸口疼。
“这个时候还管什么禁足!”皇后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急切,“你以为守着那点规矩,就能保住你的储君之位?你父皇要的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太子,不是一个只会守着规矩等死的废物!”
太子被骂得一哆嗦,懵懵懂懂就要往外面走。
“回来。”皇后喝道。
太子停下脚步,转身望着她。
“庆宁候若是问起药物的事,你只说给太子妃服用的是求子汤药,汤药拿回来是伺候太子妃的宫女煎的药,其余的你一概推说不知,只需在太子妃灵前表现得悲痛欲绝就好。”
“母后……”
皇后从袖中拿出一个瓷瓶,将里面的液体倒出打湿娟帕,又伸手将娟帕覆在太子眼上。
第119章 东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