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的人潮如海浪般汹涌,周明提着行李袋挤出出站口,八月的热浪扑面而来。他眯起眼睛,1997年的北京站广场还没有那么多高楼,空气中飘着煎饼果子和汽油混合的味道。
他招手拦了辆黄色面的,这种在90年代北京随处可见的微型出租车很快就会被淘汰。34;去中关村。34;
司机是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从后视镜打量这个学生模样的乘客:34;学生哥去中关村买电脑?现在学生可真有钱。34;
周明笑而不答,目光投向窗外。长安街上的自行车流如潮水般涌动,偶尔驶过的桑塔纳和捷达显得格外醒目。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拥堵的车流,这座古城还保留着些许朴素的韵味。
面的拐进海淀路,路边的招牌渐渐变成了34;电脑维修34;、34;软件销售34;、34;光盘刻录34;之类的字样。中关村到了——这个被称为34;中国硅谷34;的地方,此时还只是几条杂乱的小街,但已经能感受到蓬勃的生机。
按照苏雨晴给的地址,周明在一栋老旧的五层楼前下车。三楼挂着34;雨辰电脑34;的牌子,玻璃门上贴着34;批发零售、维修升级34;的字样。
推门进去,扑面而来的是电子元件特有的金属味。三十多平米的小店里堆满了各种电脑配件,一个穿格子衬衫的年轻人正蹲在地上组装主机。
34;请问苏雨辰在吗?34;周明问道。
年轻人抬起头,露出一张与苏雨晴有七分相似的脸:34;我就是。你是?34;
34;周明,苏雨晴的朋友。34;
34;哦!我妹说的那个电脑天才!34;苏雨辰立刻站起来,在裤子上擦了擦手,34;她打电话说你要来北京,没想到这么快。34;
周明打量着这个未来的合作伙伴。前世的苏雨辰后来创办了一家知名IT公司,但在1997年,他还只是个在中关村倒腾配件的小老板。
34;我想了解一下北京的电脑市场,尤其是网吧和互联网相关的情况。34;周明开门见山。
苏雨辰眼睛一亮:34;互联网?现在搞这个的可不多。走,我带你去见几个朋友。34;
接下来的半天,苏雨辰带着周明逛遍了中关村的角角落落,从海龙大厦到太平洋数码城,介绍了几个做软件和网络的朋友。周明表面上是个刚高中毕业的学生,但对技术的理解和市场的前瞻性判断让这些34;老江湖34;都啧啧称奇。
34;小周,你真该见见李焱红,34;一个做搜索引擎代理的老板说,34;你们俩聊得来,他刚从美国回来,满脑子都是互联网的未来。34;
周明心头一跳。李焱红,百度创始人,现在应该还在Infoseek做工程师,距离回国创业还有两年。如果能提前建立联系...
下午四点,周明告别苏雨辰,前往预约好的下一个目的地——国家发改委。父亲的老同学赵处长答应抽空见他一面。
发改委的大楼庄严肃穆,门口的卫兵检查了周明的身份证才放行。在五楼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周明见到了赵处长——一个五十出头、头发花白的儒雅男子。
34;周明是吧?你爸电话里把你夸得天花乱坠。34;赵处长笑着请他坐下,34;听说你炒股赚了不少钱?34;
周明谦虚地笑笑:34;运气好而已。赵叔叔,我这次来是想了解一下国家在信息产业方面的政策方向。34;
赵处长挑了挑眉:34;高中生关心这个?34;
34;我报的清华计算机系,想提前做些准备。34;周明不卑不亢地回答。
或许是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赵处长简单介绍了国家即将启动的34;信息化发展战略34;,包括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扶持高科技企业等政策。
34;小周啊,你很有想法。34;谈话结束时,赵处长递给他一张名片,34;九月初有个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你要是感兴趣可以来听听。34;
走出发改委大楼,周明心潮澎湃。这些政策信息在前世都是公开资料,但在1997年绝对是内部消息。如果能提前布局...
天色已晚,周明找了家小旅馆住下。房间很简陋,但价格便宜,一晚上八十元。他放下行李,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连上电话线拨号上网——这是他在北京新开的网络账号,网速慢得令人发指。
等待网页加载的间隙,周明给家里和苏雨晴各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苏雨晴告诉他,网吧管理系统在星际网吧运行良好,张建军已经介绍了两个同行来咨询。
挂断电话,周明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收获:
1.中关村人脉:苏雨辰(硬件)、李焱红(待接触)
2.政策信息:国家将重点扶持互联网基础设施
3.市场观察:北京网吧数量少但增长快,管理粗放
最后,他记下明天的计划:去清华看看,然后见一个苏雨辰介绍的潜在投资人。
次日清晨,周明乘公交来到清华园。暑假的校园宁静优美,梧桐树下的长椅上零星坐着看书的学生。他漫步在着名的34;清华路34;上,感受着这所百年学府的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计算机系楼前,周明遇到了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老校工。
34;小伙子,找人?34;老校工和蔼地问。
34;我今年报了计算机系,提前来看看。34;周明回答。
老校工笑了:34;有出息!咱们系出了不少人才呢。你知道王小云吗?刚毕业没几年,现在在美国搞密码学,可厉害了。34;
周明心头一震。王小云,未来破解MD5和SHA1密码算法的顶尖密码学家!如果能提前建立联系...
34;老师傅,您知道怎么联系这些校友吗?我想请教些问题。34;
老校工摇摇头:34;这我可不知道。不过图书馆有校友通讯录,你可以去查查。34;
周明道谢后直奔图书馆。在管理员狐疑的目光下,他翻阅了校友联系册,记下了几个关键名字和联系方式,包括正在美国留学的王小云和几个在硅谷工作的清华校友。
离开清华时已近中午,周明打车前往国贸大厦,去见苏雨辰介绍的投资人——林薇,一个三十出头、留美归来的风投人士。
国贸大厦在1997年是北京最顶级的写字楼之一,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倒映出来往精英的身影。乘电梯上到35层,周明被前台小姐带进一间宽敞的办公室,落地窗外是北京全景。
34;周明?34;一个穿着干练套装的女人从办公桌后站起来,34;雨辰说你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少年,我很好奇。34;
林薇比周明想象中年轻漂亮,齐肩短发,眼神锐利如鹰。她示意周明坐下,亲自倒了杯咖啡。
34;听说你对互联网有独到见解?34;林薇开门见山。
周明接过咖啡,不慌不忙:34;我认为未来五年,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购物、社交、获取信息的方式都会被颠覆。34;
34;具体说说。34;林薇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周明系统地阐述了对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等领域的看法,当然,他小心地控制着34;预言34;的尺度,尽量用当时的理论包装未来的事实。
34;有意思。34;林薇放下笔记本,34;但你有没有想过,中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太落后,支付和物流体系也不完善,这些设想怎么实现?34;
34;网吧。34;周明斩钉截铁地说,34;网吧将是中国人接触互联网的第一站。我正在开发一套网吧管理系统,未来可以扩展为互联网服务平台。34;
林薇若有所思:34;你需要多少投资?34;
34;目前不需要。34;周明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34;我想先做出产品原型,验证市场。如果林总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进展。34;
林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34;有骨气。这是我的名片,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34;
离开国贸大厦,周明长舒一口气。这次会面比他预想的顺利,林薇在前世确实成为了着名投资人,但2000年后就鲜少露面,据说是因为投资失败。如果能和她建立良好关系,未来融资会顺利很多。
第五章 帝都初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