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门户网站的技术大牛,对周明提出的“千万级并发下的低延迟和高稳定性”要求嗤之以鼻,认为“目前国内基础网络根本不可能支撑”。而另一位相对年轻、来自某新兴CDN服务商的候选人则双眼放光,详细阐述了分布式节点、动态压缩和智能路由的解决方案,与周明讨论得热火朝天,思路高度契合。
     下午两点,小会议室。战场转向启明建设。
     方敏再次低声提醒:“周总,那位有‘情况的项目总,赵山河,安排在第三位。”
     前两位候选人中规中矩。一位规划设计总监展示了几个大型商业项目的作品集,功底扎实但理念偏保守;另一位成本控制总监对建材和人工行情如数家珍,控成本意识极强。
     第三位,赵山河走进会议室。他身材高大,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步伐沉稳有力,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悍将气场。履历堪称辉煌:十年头部房企经验,全程操盘过三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从拿地到开业,全程负责。
     然而,方敏的情报并非空穴来风。在回答关于过往项目最大挑战时,赵山河提到在上个项目后期与原东家因招商策略和后期运营主导权产生“不可调和的分歧”,最终“遗憾离开”。话虽含蓄,但王岚和方瑾都嗅到了“竞业纠纷”和“强势难容”的味道。
     周明抛出的问题直指核心:“赵总,启明建设要做的,不是传统的地产开发。我们要打造的是引领未来二十年的城市地标综合体,科技、人文、商业、生态高度融合。这需要颠覆性的思维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甚至可能触碰现有规则。您过往的经验是优势,但也可能是束缚。您如何确保自己能跳出传统地产的思维窠臼?又如何在潜在的政策和利益博弈中,为启明争取最大空间?”
     赵山河目光灼灼地盯着周明,没有立刻回答,反而问道:“周总,您说的‘颠覆性,具体指什么?触碰规则,启明的底线在哪里?集团能给予项目公司多大的自主决策权和资源支持?如果遇到地方保护或者既得利益者的狙击,集团是选择妥协还是力挺到底?”
     问题个个尖锐,直指核心矛盾。
     周明身体前倾,气场全开:“颠覆性,就是用科技提升体验,比如智能停车、能耗管理,用内容激活空间,比如说自营影院、特色IP主题区,用运营创造持续价值,而不是卖完房子就走!规则?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一切皆可谈,启明有能量去谈!至于底线?”周明斩钉截铁,“项目的核心价值和启明的品牌声誉,不容妥协!遇到阻力?集团的法务、资金、乃至更高层面的资源,都是项目公司的后盾!我要的是能开疆拓土、打硬仗的将军,不是只会按图索骥的工头!赵总,你敢不敢接这个,注定充满挑战但也可能成就传奇的位子?”
     “后盾……”赵山河咀嚼着这个词,眼中那股被压抑的锐气和野心被彻底点燃了。原东家的掣肘让他憋屈太久。他猛地一拍桌子(吓得旁边一位文静的财务候选人一哆嗦),声如洪钟:“好!周总快人快语!只要集团真如您所言,敢放权,敢担当,敢做后盾!我赵山河,就敢把这‘传奇给你立起来!地方上的牛鬼蛇神?我有的是办法对付!竞业协议?哼,他们不仁在先,我自有律师陪他们慢慢玩!”一股草莽枭雄般的霸气扑面而来。
     王岚和方瑾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风险极大,但价值也可能极高。周明则在心中记下:此人可用,但法务必须提前做好防火墙,权责边界必须极度清晰。
     随后的面试中,一位清华建筑系应届硕士生顾远让周明眼前一亮。他展示了为课程设计的一个小型社区商业体方案,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人流动线、公共空间互动性、绿色节能技术的融合有着天才般的构想,理念极为超前,与周明对未来综合体的设想不谋而合。方敏立刻在“管培生重点培养”一栏打了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天高强度的面试结束,窗外已是华灯初上。送走最后一位候选人,周明、方敏、王岚、方瑾都略显疲惫,但眼神明亮。面前摊开的评估表上,勾画着启明传媒与启明建设未来的骨架。
     “张铎基本拿下,后续细节方敏你主谈,条件可以优厚,但核心条款,比如创作主导权、IP归属必须明确。”
     周明揉着眉心,“视频技术总监定那个懂CDN的年轻人。版权主管那个北大的应届生陈晓鸥,重点培养。那个‘媒体运营专家,PASS。”
     “赵山河,”周明顿了顿,“用!风险我担。方瑾,你亲自负责他的入职协议和竞业风险处理,条款要硬,约束要明确,但给他的权限和资源承诺也要写清楚!成本控制总监用下午第二位,稳。清华那个顾远,以‘特别助理身份先放到赵山河身边学习,参与综合体项目前期策划。其他基础财务、法务、HR岗位,按各位评估的录用。”
     方敏快速记录,补充道:“明白。另外,基层岗位简历池很丰富,HR团队本周内能完成首轮筛选和基础岗位的批量面试,保证两家子公司能尽快搭起班子运转。”
     “辛苦了。”周明看向三位重臣,“未来几个月,会非常艰难。传媒的内容帝国,建设的造城运动,都靠各位鼎力相助了。”
     王岚扶了扶眼镜:“资金调配和模型已同步启动,周总放心。”方瑾点头:“法律框架和风险清单今晚发您邮箱。”方敏则露出干练的笑容:“人才到位,就是生产力。”
     三人离开后,办公室恢复宁静。沈静无声地走进来,为周明续上热茶。
     “面试结束了?收获如何?”她轻声问。
     “骨架搭起来了,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才知道。”周明呼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璀璨的京城夜景,眼中映照着万家灯火与更庞大的野心,“不过,有几把好刀,总算能砍点硬柴了。”
     周明目光投向窗外那片属于他的、正在急速扩张的商业版图。人才就位,资本涌动,一个由科技、内容、空间交织的“启明”巨轮,正加足马力,驶向深不可测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蓝海。挑战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六十四章 面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