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凄美的微笑,眼神渐渐涣散…
     “秀英姐——!”担架旁的小战士“石头”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
     荧幕前,无数观众的心,随着王秀英的倒下,瞬间被撕裂!
     “凭什么让秀英死?!”
     “编剧出来受死!还我秀英姐!”
     “启明传媒虐心无下限!为了噱头强行发便当!”
     当晚,灵犀平台、各大论坛彻底爆炸!王秀英牺牲、启明传媒还我女神的话题瞬间冲上热搜榜首。无数愤怒的观众涌向启明传媒官网和《启明星报》留言板,言辞激烈,甚至夹杂着大量辱骂。之前积累的赞誉和感动,似乎在这一刻被汹涌的愤怒所淹没。指责启明“消费苦难”、“刻意虐心”、“不顾观众感受”的声音甚嚣尘上。
     压力如同实质的海啸,拍打着启明大厦。
     4月6日,上午9:00。
     就在舆论风暴愈演愈烈之时,《启明星报》头版头条,没有辩解,没有煽情,只刊登了一篇署名“启明传媒编辑部”的文章,标题如同一记重锤:
     《没有主角光环的战争——致所有愤怒与心碎的人》
     文章开篇没有回避观众的愤怒:
     “我们听到了震耳的质问:‘凭什么让王秀英死?”
     “因为,在那场救亡图存的战争里,没有谁是自带光环、刀枪不入的主角。”
     “王秀英的原型,是千千万万个战地护士中的一个。她们温柔,她们坚韧,她们在死神手中抢夺生命。但她们也是血肉之躯。一颗子弹,一片弹片,一次轰炸…就能轻易夺走她们如花的生命。她们的牺牲,并非编剧的笔触,而是冰冷的历史真实。”
     “我们理解大家的不舍与愤怒,这份愤怒,恰恰源于我们对王秀英这个角色的深爱。而这,也正是战争的残酷本质——它会无情地带走你最在意的人,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在你撕心裂肺的呼喊中。你的父亲,你的兄长,你暗恋的姑娘,你敬重的班长…前一秒还在对你微笑,下一秒就可能永远倒在血泊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呈现牺牲,不是为了虐心。而是为了让屏幕前的你,能真正感受到,六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所经历的,是怎样的痛彻心扉!他们失去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他们最亲最爱的人!这份痛,支撑着他们从尸山血海中站起,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这份痛,也应当被今天的我们所铭记——铭记和平的代价是何等沉重,铭记‘落后就要挨打是何等锥心!”
     “王秀英倒下了,但她的精神,她对生命的守护,她对战友的情谊,将永远留存在‘石头的记忆里,留存在所有战士的心中,也应当留存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长河之中。她不是‘死了,她是化作了守护这片土地的星辰。唯有直面牺牲的惨烈,才能理解他们牺牲的伟大。”
     “《最可爱的人》,不仅是为英雄立传,更是为苦难作证,为和平铸碑。”
     这篇文章,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冰水,瞬间激荡起更强烈的反应。激烈的谩骂声渐渐小了,取而代之的是海啸般的沉默、反思与汹涌的泪水。
     “看哭了…是的,战场上哪有主角光环?是我太天真了。”
     “秀英姐…对不起,我不该骂启明…我只是…太难受了…”
     “谢谢启明,让我明白了爷爷当年提起他牺牲的战友时,为什么总是老泪纵横。那不是故事,那是他心口永远无法愈合的伤。”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吾辈自强!”
     舆论的风向,在真挚的力量面前,完成了悲壮的逆转。对王秀英的哀悼,化作了对抗战英烈更深沉的敬仰和对历史更清醒的认知。
     然而,这场席卷国内的风暴,终究惊动了隔海相望的某些势力。
     4月10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头版刊发社论:《警惕中国央视煽动历史仇恨!》
     文中避重就轻,倒打一耙:
     “…中国央视近期播出的动画片《最可爱的人》,以动画为载体,大量使用未经严格考证的所谓‘历史照片,刻意渲染悲情,描绘所谓‘南京事件及‘731部队情节,内容极度血腥暴力,严重歪曲历史事实,煽动对日仇恨情绪…此举是对日本国家和人民的严重污蔑!有悖于中日友好大局!我们敦促中方立即停播该片,删除不实内容,并向日本国民道歉!”
     紧接着,日本外务省发言人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达了“严重关切”和“遗憾”。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内民众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新仇旧恨涌上心头!
     “小鬼子还有脸抗议?做过的孽不敢认了?”
     “血淋淋的历史照片是假的?三十万冤魂是假的?731的活人实验是假的?”
     “恶人先告状!无耻之尤!”
     4月11日。中方反击,雷霆万钧!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重磅评论员文章:《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容亵渎——评日本某些势力对的荒谬指责》。
     文章笔锋如刀:
     “…《最可爱的人》所展现的,是基于大量历史档案、幸存者证词和国际社会公认史实进行的艺术创作。其片尾所使用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采访,均经过严格考证,铁证如山!某些日本势力不去深刻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而对真实再现历史的文艺作品指手画脚、倒打一耙,其行可鄙,其心可诛!这是对历史的公然亵渎,对国际正义的严重挑衅,更是对中国人民和所有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再次伤害!”
     “我们正告某些人:中国人民有铭记历史的权利!有缅怀先烈的权利!有通过文艺作品表达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权利!任何妄图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卑劣行径,在铁铸的事实和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面前,都注定是螳臂当车,徒留笑柄!”
     更让日本方面哑口无言的是,央视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直接播出了《最可爱的人》片尾关于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的片段——那些真实到令人窒息的历史照片和幸存者含泪的控诉,通过国家电视台的信号,清晰地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图:日军在南京进行‘百人斩竞赛(刽子手为田中军吉、野田毅)。”
     “图:日军731部队用于活体解剖的实验台(摄于哈尔滨平房区遗址)。”
     “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老人(展示当年被日军刺伤留下的疤痕)。”
     冰冷的文字,无声的照片,却比任何激昂的控诉更具千钧之力!
     铁证如山!掷地有声!
     日本媒体的叫嚣瞬间被淹没在滔天的舆论浪潮中。无数海内外华人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这些历史照片和证据,配文:“历史不容否认真相在此”。国际舆论场上,越来越多的正义声音开始谴责日本某些势力罔顾历史、混淆是非的行径。
     这场由一部动画片引发的舆论风暴,最终演变成一场围绕历史真相与民族尊严的激烈交锋。而启明传媒用真实铸就的《最可爱的人》,和那片尾两分钟无声却震耳欲聋的历史铁证,成为了刺破谎言迷雾、唤醒民族记忆最锋利的剑与最坚固的盾!
     周明站在启明大厦顶层,俯瞰着灯火璀璨的北京城。办公室的电视屏幕里,正回放着《新闻联播》播放历史照片的画面。他身后,秦岚和王巍并肩而立,王巍的拳头紧握着,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王导,”周明没有回头,声音平静中蕴含着力量,“你听到了吗?”
     王巍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听到了…那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我们…该发出的声音!”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无垠的夜空,仿佛看到了无数在血色岁月中逝去的英魂,也看到了荧幕前无数被唤醒的、灼灼燃烧的赤子之心。
     血色丰碑,已然矗立。它无声,却足以震撼一个时代。
    喜欢。
  

第一百一十六章 牢记历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