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一二章 上吊[2/2页]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个是驻防八旗满洲梅勒章京、家族出身叶赫的白尔赫图。
     另一个是驻防八旗蒙古梅勒章京、家族出身科尔沁的毕力克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搁在前几年,就算有南褚这样的人的帮助,杨振也不会轻易去尝试招降这种满蒙大员。
     因为,这些人虽然远说不上是什么爱新觉罗家族的死忠,可是在大清国风头正盛的时候,他们绝不会轻易背叛。
     崇拜强者,追随强者,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
     但是现在,世易时移,形势变了,“大清国”的衰势,连杨文魁、全节这样身处外围的人都看出来了,至于更加接近大清国上层的白尔赫图、毕力克图,会看不出来吗?
     杨振认为他们并不傻,尤其是出身东蒙科尔沁草原的毕力克图,一个蒙古出身的梅勒章京,连个正经的满八旗都不是,怎么可能会宁死不屈?
     至于白尔赫图,其家族出身叶赫部,眼下连叶赫末代贝勒金台石的嫡脉长子长孙叶赫那拉南褚都归顺杨振这边了,他就更不用纠结了。
     事实正如杨振之预料。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上午巳时三刻,试图从辽阳城东门突围的萨穆什喀等人,再一次被来自太子河上的船队用密集的重炮打回城内。
     部署在太子河上的船队,之前因为没有料到三月十八日清晨会有大批骑兵从东门突围而出,所以一时有点乱了阵脚,导致重炮轰击的密度不够,使得阿济格率领的大队人马护着大批银车逃了出去。
     事后,有点懊恼的严省三,也算吃一堑长一智。
     一方面,立刻分出一支以中小型战船为主的船队逆流而上,防止阿济格的大队人马绕道上游渡河。
     另一方面,及时调动船队,调整部署,以瀛洲号、乐浪号等三艘巨型夹板船为主,对辽阳城东门实施了严密封锁,阻止城内清虏兵马再次大批外逃。
     于是,萨穆什喀就倒了霉。
     早在得知准塔身亡,孔有德也被部下裹挟着投降之后,老于战阵的萨穆什喀,就知道辽阳城大势已去了。
     面对已经崩坏的局面,他自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更不会选择束手就擒,跟危急关头的阿济格、孔有德一样,他也选择突围。
     至于突围的方向,当然是看起来没什么明军围堵的东门。
     然而下定决心从东门突围的萨穆什喀,恰好遇上了刚刚调整好部署、抵达预定位置的船队炮火主力。
     密集的炮火覆盖之下,试图奔逃出城的萨穆什喀两次试图出城,都被炸弹狼狈退回。
     最后,只能登上东门城头,亲自指挥手下还能掌握的满蒙牛录,艰难地调整城头的重炮射角,试图先打退船队。
     不过令他绝望的是,正当他完成了城上重炮的调整,跟远处的太子河上金海镇水师打得有来有回的时候,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送到了他的面前。
     辽阳驻防八旗的另外两个梅勒章京——毕力克图、白尔赫图,竟然也跟那个汉军梅勒章京——杨文魁一样,选择了投降敌人。
     这个消息,使得仍在努力指挥反击的萨穆什喀一下子心如死灰。
     这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不管以前发生过多少起八旗汉军将领叛变投敌的事情,他都没有这么震惊过。
     因为,在他看来,那些八旗汉军将领既然能够背叛他们出身的南朝,那么就不可能对“大清国”有什么真正的忠诚可言。
     但是他从来没想过出身满蒙的八旗将领,尤其是当官当到了梅勒章京的满蒙大员,会有人选择投降他们一直蔑视的南朝。
     在极度震惊的情况之下,面对率部冲击东门城头的毕力克图、白尔赫图二人及其亲信护军,萨穆什喀失神良久,最后转身进入东门城楼里面,在其中上吊自杀。
     对于毕力克图、白尔赫图两位两驻防八旗满蒙大员的率部投降,杨振倒是没有感到多么的震惊。
     正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连夫妻之间尚且如此,何况出身叶赫的白尔赫图与出身东蒙科尔沁的毕力克图,不过是被阿济格张口闭口呵斥羞辱的一介奴才呢?
     如果可以堂堂正正做人,那么又有谁会愿意去给别人当奴才呢?
     所以,杨振对南褚能够招降毕力克图、白尔赫图两人,并不太意外。
     但是他对这两个人的归降,依然表现得非常惊喜和高兴。
     特别是在拿到他们二人一起呈上来的萨穆什喀的人头之后,杨振当场下令以白尔赫图为副将,以其麾下所部牛录为叶赫营,命其统之。
     同时,杨振也任命了毕力克图为副将,并以其麾下所部牛录为科尔沁营,同样命其统之。
    喜欢。
  

第一二一二章 上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