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以一首诗为开场白,铺开了万寿节宫宴的场子:
     “……九重纷羽卫,十二驾龙骧。鋗玉琳琅展,轩朱磬管锵。”
     “……臣浅来蓬户,君仁点玉堂。恩书容稿进,嘉颂愧辞荒。”
     “……有道帝能享,难谌圣敢康。畏威勤夙夜,万寿祝君王。”
     “皇兄,臣弟在此祝皇兄千秋万岁,寿极安康,国祚永固,福泽绵长。”
     宫宴么,为了不出错,也就是那些老生常谈的流程——
     先是一个颇有身份的人站出来,带领群臣贺陛下万寿之喜,然后皇帝客气几句,向众人举杯,君臣同饮。
     再之后,就是一边看歌舞,一边进献贺礼拍马屁。
     而今日,城王殿下就是最先开场的人。
     他是陛下的亲弟弟,身份足够高,又曾替陛下挡了刺客,深得陛下信重,由他来开场,再适合不过。
     果然,城王刚说完,永安帝便开怀大笑,他举起手中酒杯开口:
     “皇弟有心了,朕与诸位卿家,共饮此杯。”
     一杯酒饮尽,城王再度开口:
     “今日是皇兄千秋寿宴,臣弟特意为皇兄准备了三件贺礼,还请皇兄允许臣弟呈上来。”
     “三件寿礼,如此大手笔,朕还真是好奇了。”皇帝吩咐道,“呈上来吧。”
     城王躬身应了是,然后开口:
     “这第一件贺礼,便是臣弟亲自为皇兄写的长诗,并请了京中四大书院的学子们编排成戏目,请皇兄观赏。”
     随着他话音落下,早就在偏殿等候人鱼贯而入。
     打头的就是朱管家,手里捧着一个长匣子,来到正殿中央,很快匣子被打开,城王将里面放着的卷轴拿了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城王和朱管家一左一右,将卷轴缓缓展开,苍劲有力的字迹顿时出现在众人眼前。
     上面正是城王亲笔所写的长诗。
     将卷轴奉上去之后,便有四大书院的学子,开始按照这几个月的排练,表演起来。
     城王写的长诗,从内容上来看,完全可以概括为永安帝的前半生——
     二十一岁上战场,智勇无双,屡立军功,击退蛮夷,收服失地。
     二十七岁掌兵权,振臂一呼,铲除奸佞,诛杀妖妃,肃清朝纲。
     三十一岁稳朝堂,改革吏治,完善律法,轻徭薄赋,发展民生。
     三十五岁惩贪官,充盈国库……
     直到如今四十岁,大安国已经逐渐摆脱了先帝在时的动荡与贫弱,慢慢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而这些,都是当今陛下实打实的政绩。
     学子们抽取了长诗之中的几个片段,经过加工改编后,变成了歌颂皇帝功绩的戏目。
     尤其是“从军行”和“惩贪官”两篇,那是永安帝人生前半辈子的高光时刻,如今活灵活现的被表演了出来。
     而在这两篇中,扮演陛下年轻时候的学子,就是顾家三房的两位公子,顾京云和顾京颂。
     其实在顾家三兄弟没被赶出西山书院之前,其中一个主人公应该是顾京华的,但因为二房分家,顾京华没能回到书院,因此这名额就落到了顾京云的头上。
     虽说永安帝是个明君,但明君也是人,是人就喜欢听好话。
     学子们歌颂他年轻时候的功绩,他怎么能不开心?于是,永安帝当场指着顾京云和顾京颂道:
     “这两个学子不错,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有赏!”
    喜欢。
  

第91章 万寿节宫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