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8章 尼龙渔网的效果[1/2页]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神通广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等等。”
     王川气定凝神地看向江面。
     感觉差不多了,王川率先收回抛出去的第一张网。
     第一次抛网带有教学性质,捕捞的鱼货并没有多少。
     满打满算也就几条鱼,每条鱼差不多一两斤重。
     随后,王川又开始收第二张网。
     伸手拉了拉,发现竟然拉不动。
     “来几个过来帮帮我,这一网有大家伙!”
     凭感觉分析,王川断定第二张网捞到了上百斤鱼。
     要不然,手感不会这么沉。
     马上有五六个小伙子过来,帮王川一块拉网。
     王川将手松开,大声地喊着号子,指挥众人继续使用巧劲儿。
     如果网里的江鱼超过一百斤,千万不能生拉硬拽。
     使用蛮力去拉,说不定会损坏渔网。
     拉一段,放一段,慢慢将尼龙渔网捞到岸边上。
     在王川的号子激励下,众人齐心合力,拉几米就会放缓几秒钟。
     不一会,一网的活鱼被大家拉到了岸上。
     张铁山惊呼道:“我的娘!一网抛下去,竟然捕捞到这么多的江鱼,你们赶紧过来把这些鱼丢进筐里,看看有多少斤。”
     越来越多的乡亲们朝着这边围过来。
     七手八脚地打开渔网,将里边的各种江鱼分门别类地装进带来的箩筐。
     没一会,几个箩筐装满江鱼。
     有人抬来大秤,一左一右地扛着秤杆,对筐里的鱼进行称重。
     “大队长,五个箩筐的三花五罗,总重量255斤。”
     听到这个数字,众人乐得合不拢嘴。
     有了收获,众人的干劲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川,张铁山打头阵。
     带着一批有捕鱼经验的乡亲,负责撒网捞鱼。
     其他的乡亲对捞上来的鱼称重,现场处理。
     一个上午的时间,半数乡亲学会如何巧妙地使用尼龙渔网。
     到了下午,捕捞上来的江鱼数量突破3000斤。
     随着捞上的鱼越来越多,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喜悦。
     其中一次,捞上来的鱼多达322斤。
     “这种尼龙渔网是真好用啊,来来回回用了这么多次,一点毛病都没有,咱们祖祖辈辈用的破渔网别说捞到上千斤,用不了几次,就会变成碎布条子。”
     张铁山将手里的活交给其他乡亲负责,点上一根烟笑眯眯夸赞王川不但脑子活,路子广,制作生产工具的本事,也比其他人更胜一筹。
     王川淡笑道:“张大叔过奖了,尼龙渔网不是啥稀奇的东西,好多地方早就开始用了,也就是咱们这物资匮乏,缺衣少穿,看不到尼龙渔网的身影,您知道南方那边是怎么捞鱼的吗?”
     “怎么捞?”
     张铁山兴致勃勃地问道。
     “们有一种渔船叫作拖网渔船,出海打鱼少则几千斤,多则上万斤。”
     王川绘声绘色描述着南方的捕鱼方式和北方截然不同。
     一年四季都能出海,打鱼不分春夏秋冬。
     渔船一艘接着一艘,浩浩荡荡出海作业,规模颇为壮观。
     而在北方。
     捕鱼季节一般是冬天。
     冬天是农忙时节,没有了庄稼需要伺候,乡亲们才能腾出精力凿冰捕鱼。
     反倒夏天,很少有生产队会像张家屯大队一样,集中这么多人手捞鱼。
   

第328章 尼龙渔网的效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