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2章 粮换肉,张家屯的主动权[2/2页]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神通广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王川侃侃而谈道:“赵大叔,这事不能从表面来看,如果从吃肉这个问题说起,猪下水确实也不受待见,难吃,更难处理。”
     “可如果像制造五香豆腐干一样,将猪下水进行二次加工,结果又不一样了。”
     王川借这个话题,说起了卤肉的调配方式。
     可以用老汤卤水调制卤肉在内的各种食材。
     野猪肉和正儿八经的生猪肉比起来,到底不是一类东西。
     即使下锅卤制,口感方面还是很一般。
     猪下水,猪头,猪蹄这些东西,经过老汤卤汁,味道绝对比野猪肉好上一倍都不止。
     关键在于如何清洗和卤制。
     通过各家各户常见的草木灰,对猪肠,猪肚进行反复清洗和冲刷。
     能最大限度地清理掉里面的脏东西,盖过部分本身的腥味。
     放进老汤里进行一段时间的卤制。
     第二步是放进放凉的卤汤,进一步冷却入味。
     肉这种东西从来都没有好坏之分,主要看怎么进行处理。
     王川引用当地一句家喻户晓的老话,阐明了自己的核心目的。
     没有难吃的肉,只有不会做饭的人。
     县肉联厂将猪下水当成可有可无的边角料。
     抓住这个机会,张家屯大队和肉联厂建立供销关系,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拿出部分从农场换取到的粮食充当交易商品。
     转头从肉联厂换取更多的猪下水。
     城镇居民有肉食和粮食供应指标,但是有供应指标不代表谁家都能吃饱饭。
     农村讲究多子多福,各家少的有两三个孩子。
     多的人家,七八个孩子也有。
     城镇居民大差不差,同样有一堆孩子。
     说到这,王川扳着手指给众人算了一笔账。
     个人顾小家,工厂则要顾着下面的职工。
     拿一个双职工家庭打比喻。
     丈夫和妻子都有正式工作,每月工资大约在八十块左右。
     这里说的八十,属于二人的工资总和。
     对乡下的人来说,八十元属于一笔巨款。
     放在城镇居民家庭,这些钱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上有老下有小,有钱也未必能买到多少粮食。
     张家屯大队愿意用粮食兑换猪下水,等于是帮着肉联厂,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吃饭问题。
     如此一来。
     谈判的主动权是在肉联厂手里,还是握在张家屯大队手中呢?
     “还用说吗,肯定在咱们这边。”
     张铁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掌握了主动权,粮食换取猪下水该怎么换,一斤粮能换多少猪下水。
     都由张家屯大队说了算。
     王川继续说道:“这么说吧,咱们即便是用一斤最下等的大米,一个一斤猪下水,人家都巴不得和咱们换。”
     “三等米换没人吃的边角料,肉联厂都能美得直冒大鼻涕泡。”
     “我看没啥问题。”
     赵大宝接过张铁山递来的香烟,说道:“猪下水这玩意,要么是当肥料,要么就是当饲料,县里那帮子人用不着,其他公社和生产队,又没有咱们换粮食的门路,老张,你觉得呢?”
    喜欢。
  

第382章 粮换肉,张家屯的主动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