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2章 废除丞相制度[1/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实际上,皇帝在除军权外的执政权与丞相职权多有重合,甚至某些丞相会觊觎军权。
     如此一来,名义上的皇帝是否还重要?
     朱元璋深知这一点,因此决定废除丞相制度。
     他相信自己能够压制丞相,但他担忧子孙后代能否抵挡那些历经官场磨砺的老辣对手。
     即便最终能够获胜,恐怕也免不了诸多纷争,这岂不是还会拖累大明的发展?
     不如趁早解决麻烦,索性撤销丞相职位。
     朱元璋的想法直白而强硬。
     既然相权与皇权会有冲突,那么将相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自然就无事了。
     正因如此,他对李善长格外不满。
     偏偏今天李善长又自寻死路。
     这下彻底坚定了朱元璋的决心!
     尽管李善长是开国功臣,也是多年的旧臣,但为了皇权,朱元璋仍决意狠下心来。
     当然,朱元璋明白,目前李善长并无过错,他也无法直接处死对方。
     不过,这没什么。
     有些事,只需稍加等待便会有变化。
     当下,朱元璋表面上接受李善长的建议,撤回了废止禁海的政令,还称赞李善长稳重成熟。
     然而,在朝堂上,刘伯温听到朱元璋撤回政令后,顿时感到一阵不安。
     他转头看向李善长,暗中为这位老对手默哀一声。
     
     刘伯温瞥见李善长眉眼中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
     随后又望向朱元璋,表面虽笑,但眼中杀机毕露,根本藏不住。
     刘伯温轻叹一声。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这人既是枭雄也是明君,却绝非仁君。
     多疑、残忍,这些词都不算好。
     可组合在一起,却显得格外不同。
     刘伯温深知,朱元璋一直努力压抑着自己的冲动和暴烈。
     朱元璋历经战火创立大业,内心偏好军事中直接果断的行事风格。
     然而,身为皇帝,他深知不能一味如此,否则便会沦为暴君与昏君。
     因此,他严格遵循师出有名、赏罚分明的原则,这是世人对他的期待,也是他自我的约束。
     尽管如此,刘伯温明白,某些事情如鲠在喉,一旦埋于心间,便难以彻底消散。
     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存有这些未解之结,而刘伯温便是其中之一。
     当年在红巾军中运筹帷幄时,刘伯温风光无限;然而明朝建立后,他却变得极为谨慎。
     原因在于,他已被朱元璋视为潜在威胁。
     在他看来,像刘伯温这样的谋士,足以动摇整个王朝根基。
     所以,刘伯温必须留在自己掌控范围内。
     深知这一点,刘伯温多年来低调隐忍。
     即便如此,朱元璋依然对他心存戒备。
     即便刘伯温渴望归隐,也始终未能如愿。
     他意识到,朱元璋一方面畏惧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智慧传承给他人,可能引发内乱。
     然而,直接除掉他又缺乏正当理由,这让局面陷入尴尬境地。
     最终,双方都承受着这种微妙关系带来的痛苦。
     正是这段经历,使刘伯温看清了朱元璋的真实想法——皇权稳固与大明基业才是他的核心关切。
     为此,朱元璋不惜背负骂名甚至历史污点。
     胡惟庸在众人中显得格外独特,他在高位上虽未遭遇朱元璋的打压,反而轻松卸任。
     如今他悠然于朝堂之外,似闲云野鹤般与朝廷和皇室保持距离,却依旧自在逍遥。
     这种生活让刘伯温无比向往。
     相比之下,大明官场上的其他人无不战战兢兢。
     李善长本应凭借智慧逃脱厄运,毕竟他是比胡惟庸更为狡猾的政治家。
     然而权力的**让他迷失了方向。
     登上丞相之位后,他逐渐被权力迷惑,不再如从前那般清醒。
     朱标在散朝后随父亲入御书房,沉默许久后问道:“父皇,为何临近之时,反而收回了政令?”
     “儿臣觉得,李相稍加反对,您不会轻易收回决定吧。
     ”
     “您是不是另有打算?”
     确实,知子莫若父,反过来也是如此。
     朱标对他的父皇还是比较了解的。
     朱元璋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一旦认定的事,即便碰壁也不回头。
     但今天很有趣,李善长刚反对几句,父皇就改变了主意。
     这里面要是没有别的谋划,那才奇怪。
     朱元璋嘴角微扬,显然很满意儿子对自己如此了解。
     但他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标儿,你觉得李善长如何?”
     朱标迟疑片刻答道:“大明功臣,擅长政务,但野心不小。
     ”
     朱元璋点头认可,脸上笑意更浓。
     “你说得对,李善长就是这样的人。
     ”
     “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人还适合当丞相吗?”
     朱标沉思良久才答:“不适合。
     ”
     “野心大的人,能力强反而更有害。
     ”
     朱元璋笑了。
     “哈哈,看来我们父子的想法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我也是这么想的。
     ”
     “不过,我的考虑更深一些。
     ”
     “能当丞相的,必定有能力。
     ”
     “但如果有了野心,危害巨大;如果没有野心,又担心将来生出野心。
     ”
     “那为什么我不干脆废除丞相这个职位呢?”
     朱标听到这惊人之语,大吃一惊。
     废除丞相?
     父亲竟有这样的想法?
     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丞相。
     如今,父亲一句话就要废除丞相职位,这太突然了。
     事情若成,后代子孙再难恢复,文臣们又如何接受?朱标深知父亲行事出人意料,这次也不例外。
     他不解地询问父亲的想法。
    &nb

第132章 废除丞相制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