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6章 公然懈怠的底气[2/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条胡大明白,偶尔发发脾气能让上司意识到你的真实想法。
     看来这头驴有点不听话,虽然能力不错,但态度欠佳。
     那就让别的听话的家伙试试好了。
     这事就这么简单,不经意间就给自己省了不少麻烦。
     反正我就想躺平,就让那些爱折腾的同事去努力吧,我现在的生活很惬意,懒得跟他们争了。
     这样一举三得,多好!
     不过呢,还得给老朱留点面子。
     要是真啥都不干,他可能觉得白养了我。
     到时候他生气了怎么办?所以,闹闹情绪、做点活儿,下次再抱怨两句,接着闹闹情绪再干点活。
     时间久了,老朱可能会受不了。
     到时再认个错、低个头,下次继续这么来。
     这就是胡大的职场生存秘籍。
     有欲望就有痛苦,无欲无求才能自在。
     他既不想进步也不想升官,这就简单多了。
     毕竟,升职的消息都已经传开了,工部也知道了。
     胡大老爷在家拖延了三天,才慢吞吞地来到工部。
     一到工部,他自然要先去拜见工部尚书章善。
     毕竟,工部尚书名义上是他的直接上司。
     然而,当胡大老爷笑嘻嘻地走进章善的办公室,看见熟悉的身影坐在书案后时,差点脱口而出那句34;How old are you!34;(你怎么又在这里!)
     章善也满脸无奈地看着像在自家横冲直撞的胡大老爷。
     34;胡公,您今天才来?陛下几天前就下旨让您到任了!34;
     胡大老爷毫无下属的样子,随意坐下,翘起二郎腿,斜眼看着章善说道:34;上次见你时,你说礼部尚书要离职去地方任职,怎么现在跑到工部来了?难道是改朝换代了?34;
     章善苦笑拱手道:34;胡公,别提这事了!我也很困惑。
     我在礼部时就接到通知,让我准备交接,去地方任职。
     可最后时刻,却把我派到工部,还成了尚书。
     早知如此,我宁愿留在礼部,那里的人脉熟啊!34;
     看着章善一脸沮丧,胡大老爷不屑地撇嘴:34;想什么呢?朱元璋那种性格,我们这些摆烂的人都找不到机会,你这种想浑水摸鱼的,根本没戏。
     34;
     工部尚书章善是个老熟人,这使得胡大老爷省了不少麻烦。
     工部侍郎虽是副手,但权力不小,分管诸多事务。
     若侍郎有野心且有后台,能干出一番事业,甚至可能压过普通尚书。
     但若能力不足,遇到强势尚书,就会陷入被动,尚书可绕过侍郎直接管理下级部门。
     不过,胡大老爷的目标与众不同,他希望章善接管下属部门,这样他就能偷懒了。
     于是他装作热情地与章善寒暄几句,随后便去看自己的办公室。
     他让一个小吏带路,悠闲地来到一处安静的小院。
     看着熟悉布置,他满意地点头,问小吏是谁安排的,还特意叮嘱不是章善所为。
     小吏连忙说是章大人听闻胡大老爷要来后特意安排的。
     胡大老爷满意地夸奖,让小吏向章善致谢,然后躺在椅子上晒太阳。
     小吏看得眼馋,到了下午,胡大老爷便早早离开。
     众工部官员皆惊愕不已,你这样当官合适吗?
     
     好久没工作了,突然又要开始上班,胡大老爷浑身不自在。
     总觉得自己像是稀里糊涂被关进牢笼。
     上辈子,这种情况有个奇怪的名字,叫节后综合症。
     其实也就是懒病发作,一天班都不想上。
     按理说,作为新任侍郎,应该考虑部门业务和人事安排。
     可胡大老爷向来是混日子的人。
     架空职位?
     那岂不是别人替自己干活?
     多好的事!
     他巴不得有人全包了自己该做的事。
     自上任以来的好几天,胡大老爷完全随心所欲。
     到工部总是最晚,离开却是最早的。
     即便如此,他也不做正经事。
     喝茶、晒太阳、吃点心、睡觉……
     反正日子轻松愉快,正事却一点不碰。
     当然,要是头天晚上玩得太尽兴,或者早上打麻将觉得手气好,
     胡大老爷索性就不去上班了。
     旷工?
     爱旷就旷呗!
     最好直接开除。
     反正无所谓。
     于是,工部上下经常发现胡大老爷一整天不见踪影。
     一打听,哦,他在礼部时就这样。
     根本不在意这个职位,只想着混日子混到退休最好不过。
     没见过什么世面,也从未接触过像胡大老爷这样厉害角色的工部官员,对他羡慕得不行。
     他们也想能有份只拿工资不做事的工作啊!
     但是,即便是傻子也知道,这种差事还是得好好干。
     毕竟,不是谁都能让太子叫一声伯父的。
     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被称为“胡相”。
     哪怕胡大老爷现在早不是丞相了。
     但这称呼,即便在李善长面前,胡大老爷也敢答应。
     这些,就是胡大老爷能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公然懈怠的底气。
     别人去哪里弄这么硬气的身份?
     但有时,事情就是这样奇妙。
     或许是胡大老爷太懒散了,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果然,工部突然接到消息,江南地区连降暴雨,导致江南变成了一片水乡泽国。
     无数百姓家园被毁,农田被淹,只能背井离乡逃难。
    喜欢。
  

第136章 公然懈怠的底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