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7章 兰陵笑笑生[1/2页]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爱吃葡萄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被敏捷带进来的少年,明显出自胡府。
     其貌不扬,衣着朴素,但傻子也能明白。
     既然能站在大明周报社主编面前还如此镇定,那必然是有底气的。
     少年不再故作神秘,直接从肩上取下包裹,掏出厚厚一沓文稿,随手抽出一小叠递给老郑。
     “大人,请先过目,这是我家老爷的作品!”
     “若觉得满意,今后这些稿子就由我定期送来。
     ”
     “这份收入正好补贴我们府里的下人生活费!”
     哇!
     老郑这位资深官员听了这话愣住了。
     不是!
     你们家到底什么背景,怎么如此张扬?
     然而,当他翻开递来的《**梅》开篇后,所有疑问都烟消云散。
     “嗯,话本呢!”
     “哦?还和水浒有关?”
     “咦,挺有意思!”
     “啧,不太对劲!”
     老郑越看越觉得不妥,尤其是读到某些章节时,竟脸红心跳。
     “这这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少年轻笑,挑挑眉说:“那您要不要?”
     ()
     
     “要!”
     “怎么可能不要!”
     老郑稍作迟疑,随即果断拍案决定。
     凭什么不要?!
     不过是一些关于风月的描写罢了!
     文章确实写得颇为雅致。
     老郑重新审视着手中的稿件时,隐约察觉到了一些异样。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小兄弟,你的来历我不多问了。
     ”
     “我们这里,藏龙卧虎的大人物可不止两三个。
     ”
     “至少表面上,我只认你一人。
     ”
     “那么,就以你的名义,和报社签订一份文书吧。
     ”
     “从今往后,这份稿件的稿费就归你所有,可别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
     胡府的小厮笑着点头。
     “我家老爷事先已嘱咐过,这事我自然清楚。
     ”
     “文书用我的名字没关系,老爷早说过,以后我要多承担些差事。
     ”
     明白了。
     听他这么说,老郑顿时心领神会。
     这年轻人背后必然是位真正的权贵,而且是文职官员。
     因为只有文官才能在小哥到来前就把报社的规矩解释得清清楚楚。
     最后一丝疑虑也在胡府小厮平静的态度中烟消云散。
     不用多说,老郑规规矩矩地签了文书,发了稿件。
     等文书签好,正式拿到稿件后,老郑总算能安心审稿了。
     他之前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这东西会不会开头精彩,后面却乱七八糟,最后还烂尾?
     稿费已经提前支付,这时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颤抖着翻开厚厚的一沓稿件。
     然后……
     “嗯?哦…嘿…啧……嗯……嘿嘿嘿嘿……”
     幸好主编室的门是开着的,外面虽能听见里面的动静,但抬头就能看见里面的情形。
     若是在关门状态下,恐怕不到一个时辰,大明周报社主编私宅内的暧昧之事便会传遍整个官场。
     届时,老郑即便不被全盘否定,也会成为笑柄。
     这次,老郑是真用心阅读的。
     然而,越读越觉得不对劲。
     这本书不只是单纯的露骨,其内部的段落与描写更加直白。
     但老郑清楚,大明至今未出台禁售此类书籍的法令。
     甚至**相关内容**,在书店也能偷偷售卖。
     只要老板胆量足够大,脸皮够厚,摆在柜台公开出售也无妨。
     如今不过是一本描写稍显大胆的话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但此时,老郑意识到,这本话本比预想中更为严重。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这是唐代吕洞宾《警世》诗的上阕,放在《**梅**》中却别有深意。
     《**梅**》的故事围绕阳谷县内的几人展开,不再是水浒或三国中的英雄豪杰,而是聚焦于普通人之间的纠葛。
     书中没有家国情怀,也无国仇家恨,只有几个商贾和几个充满心机与欲望的女子之间的琐事。
     这些看似平凡的内容,让经验丰富的老郑看得津津有味,以至于错过了午饭,还是由小吏端来才勉强进食,却依旧食不知味。
     直到下午读完半本,他才如梦初醒。
     他神情复杂地瞥了一眼手中的稿子,苦笑着掩住面孔。
     “怪不得我越看越入迷,原来如此!”
     “这里面的事,和自家的经历简直如出一辙!”
     “难怪我会感同身受!”
     然而,尽管老郑感慨万千,他还是迅速确认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以他的资历,尚且为之沉迷,那些浅薄之辈岂不是要拍手叫绝?
     毋庸置疑,必须立刻付梓。
     不得不说,老郑的能力虽有待商榷,但他的眼光无疑是敏锐的。
     起初,应天府的居民对报社的新连载并不感冒。
     毕竟,开篇便是《三国》《水浒》这样的经典,后续作品难以超越也在情理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加上李善长案件的影响,更是让公众兴趣锐减。
     然而,《**梅》的悄然登场却引发了轰动。
     短短两期,便令全城士绅为之倾倒。
     “妙极了,这部书简直是一针见血,看似戏谑,实则蕴含深刻哲理。
     ”
    &n

第187章 兰陵笑笑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