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府中下人稀少。
现在朝廷正式下旨迎接外使,礼仪规格必须到位。
若府中连像样的侍从都没有,传出去不仅有损皇家颜面,也会被人议论三皇子不懂治府。
因此,必须尽快填补人手。
宫中对此类事务本有成例。
每逢亲王或皇子临时承办朝廷差事,皆可依规申报名额,后由内务司统一调配。
只要不出差错,完成差事后便可返回宫中。
宋初尧若被派去,身份上只是临时调任,并非长久离开,不会引起太多猜疑。
这样她便能离开宫中避风头,不必整日提心吊胆地面对凌楚渊。
而且也能有更多机会去城南柳巷,找宋家旧仆卫成岩打探消息。
这样的安排,对宋初尧而言,乃不二之选。
三皇子府虽在京城,但规矩上与宫中不同,管理也相对宽松。
她若以宫婢身份入住,行动虽受限,但远比在宫中自由。
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内,她可以暗中收集线索,而不必担心每一步都被监视。
宋初尧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点头同意。
“别的事情我来处理,你只需要安心等着就好。”
凌珩语带承诺——他早已想好应对之策。
名单上报需经贵妃首肯,他不便直接出面,便通过旧部辗转传话。
他知道金贵妃素来注重宫规体统,也清楚她对三皇子事务并不上心。
只要理由正当,流程合规,她不会深究。
凌珩并不是在说空话。
第二天,宫中就传开了消息。
三皇子提前返京,需要宫中派遣宫婢前往三皇子府暂住侍奉。
文书已由内务司下发至各宫,各宫主位需在一日之内上报人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消息一出,不少宫女心中忐忑,也有人暗自盘算能否借此机会调离现处。
毕竟在皇子府做事。
若表现得好,日后也有机会被记名提拔。
不知道他是怎么安排、又是怎样说服金贵妃的。
反正那份名单中,竟然真的出现了宋初尧的名字。
名单经贵妃过目时,她只粗略扫了一眼,见理由充分,名额合规,便提笔画了圈。
她并未留意宋初尧的名字,更未想到此举会牵动后宫暗流。
这份名单随后被送往三皇子府备案,宋初尧的名字就这样被正式录入。
但卫昭仪到底照顾她这么久。
虽说现在两人之间有些误会,可宋初尧也不能忘记她过去的恩情。
临走之前,她给卫昭仪留了一封信。
信中不仅有她对过往恩情感激之情,也有如今离开的解释。
卫昭仪已经不愿见她,宋初尧也没强求亲手送过去。
她知道书芹不会帮她,于是就把信交给了九公主身边的嬷嬷。
那位嬷嬷平日为人稳妥,宋初尧觉得托付给她最为妥当。
她特意叮嘱嬷嬷,等卫昭仪情绪缓和些再递上去,不要引起任何风波。
被安排到三皇子府的宫女们都要去尚宫局先做准备。
宋初尧把信交出后,就提前离开了悦仙宫。
她走得安静,没有惊动任何人。
宫中之人只知道会派人临时调往三皇子府,却从没想到那个人会是宋初尧。
喜欢。
第214章 撩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