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六章 边关之夜[2/2页]

病骨逢春 折支春山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嘴巴了?
     然而阿兰若此时却已经摆出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开口,“你们两个都是奇怪,明明能携手同心的,却非要分崩离析。一个自认为隐瞒是对对方好,一个内心防备,总是下意识地揣测对方的动机……你们这样对吗?”
     谢晚宁愣了愣,“什么……”
     “我之前听十一说过你的故事,虽然他说的不多,但是我也很佩服,我觉得你是一个懂得借力打力的人:天机楼是你成长的地方,你在这里活下去,但是它却并非你最终想依靠的地方;就连那劳什子公主麾下,包括这里,这军营,都是你为了摆脱天机楼追杀同时成就自我的地方吧?”
     远处,夕阳渐落,篝火昏黄的光在阿兰若的脸上跳动,她的神情难得有些老成持重,“我佩服你,你靠自己的同时还学会了借力与共生,能调配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去稳稳地托举自己……那么为什么不试试,用这种智慧,放下那么一些些防备,让你自己获得幸福?”
     谢晚宁吸了口气,然而那口气却梗在喉咙口,半晌没能吐出。
     她抬眼看向阿兰若。
     篝火昏黄的光线在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天真烂漫、甚至有些咋咋呼呼的脸上跳跃,此刻却奇异地勾勒出一种近乎陌生的深邃轮廓。
     这个她一直视作心思单纯、甚至有些幼稚直白的姑娘,此刻的眼神却像沉静的深潭,映着跳动的火光,也映着她谢晚宁自己都未曾完全看清的心绪。那些话——关于天机楼的利用、关于公主麾下和军营的算计、关于她“借力打力”的生存之道——竟然如此精准,如此透彻地从阿兰若嘴里说了出来。
     那个只会缠着十一问东问西、一知半解、时常闹些无伤大雅笑话的阿兰若,什么时候拥有了这样洞悉人心的眼光?
     是十一告诉她的?不,十一虽然知道些,但绝不可能剖析得如此深入骨髓。
     这是阿兰若自己的……领悟?
     而这些话,像一把淬了冰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插进了她层层设防的心锁。
     那些她以为隐藏得天衣无缝的算计、那些支撑她在绝境中攀爬的冰冷法则、那些她用来隔绝伤害也隔绝温暖的智慧,就这样被阿兰若用一种近乎悲悯的佩服语气,赤裸裸地摊开在了篝火的光晕下。
     “放下那么一些些防备,让你自己获得幸福?”
     这句话像一根尖锐的刺,猛地扎进了她刻意忽略的、早已麻木的某个角落。
     防备……这几乎是她刻进骨血的本能。
     从天机楼的血雨腥风里爬出来,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上,每一次信任都可能万劫不复。她习惯了揣测,习惯了权衡,习惯了把真心裹上层层算计的硬壳。这难道不是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的唯一方式吗?她一直如此坚信。
     可阿兰若说,这是错的?至少,在她和许淮沅之间……是错的?
     她想起那个人的眼神,有探究,有关切,或许也曾有过被拒之门外的受伤?她一直以为自己的隐瞒是保护,是避免将对方拖入自己的泥潭,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好”。而对方那些她曾解读为试探、为不信任的举动,原来在她下意识的“防备”视角下,早已被扭曲了本意?
     篝火噼啪作响,火星溅起,又迅速湮灭在夜色里。谢晚宁怔怔地望着阿兰若,那张在火光映照下显得异常沉静甚至有些“老成持重”的脸,第一次让她感到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压力。
     当然这压力不是来自武力或权势,而是来自一种洞穿灵魂的、带着温度的审视。
     阿兰若的每一句话,都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底激起一圈又一圈混乱的涟漪。那些她赖以生存的法则,那些她构筑坚固的心理堡垒,在阿兰若这突如其来的、直指核心的“通透”面前,似乎开始发出细微却令人心惊的裂响。
     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然而城墙之上,凄厉的号角声骤然撕裂了夜晚的宁静,如同滚雷般传遍整个镇北关!
     “敌袭——戎人来了——”
     城楼上瞬间警钟长鸣!守军如同被惊动的蚁群,迅速涌上城墙。
     谢晚宁神情一凛,立马抛开了刚刚的话题,冲向城墙之上。登上城楼望去,只见关外黑压压一片,尘土飞扬,旌旗招展,数不清的戎人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涌来,粗犷的呼喝声和战马的嘶鸣声汇成一股令人心悸的声浪。为首一员戎人大将,身材异常魁梧,骑着一匹神骏的黑马,手持一柄巨大的狼牙棒,在阵前耀武扬威,正是戎人此次的主将,以凶悍闻名的塔拉卓!
     镇北关守将,一位头发花白、满脸风霜的老将军,看着城下气势汹汹的敌军,面色凝重无比。关内兵力不足,精锐又被抽调了一部分去协防他处,面对戎人如此规模的进攻,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
     “紧闭城门!死守!弓箭手准备!滚木礌石!”老将军嘶哑着嗓子下令,声音带着决绝。
     激烈的攻城战瞬间爆发!箭矢如飞蝗般交织,滚木礌石带着呼啸声砸下,惨叫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戎人悍不畏死,攻势如潮,塔拉卓更是亲自督战,挥舞着狼牙棒咆哮连连,极大地鼓舞了戎人的士气。守军拼死抵抗,伤亡惨重,城头几度险象环生。
     眼看着戎人如同附骨之疽般不断攀上城头,守军将士浴血奋战,体力渐渐不支,士气也开始动摇。老将军急得双眼赤红,握着剑柄的手青筋毕露,却苦无良策。出城野战?兵力悬殊,无异送死!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
     一直沉默观察战局的谢晚宁,目光死死锁定了在城下耀武扬威、不断呼喝指挥的塔拉卓。擒贼先擒王!
     她猛地转身,对老将军抱拳,声音清越而坚定,穿透了战场的喧嚣:“将军!末将请命,出城斩杀敌酋塔拉卓!”
     此言一出,城头一片哗然!
    喜欢。
  

第二十六章 边关之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