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化日,柳国公竟然做这等事。”
柳朝明嗤笑:“刚才是谁想叫不敢叫?”
薛晚棠继续踹:“白日,现在是白日,萧芙和青竹都在隔壁,你还让不让我活。”
柳朝明神清气爽,狠狠搂过薛晚棠:“业精于勤荒于嬉。”
薛晚棠一怔,笑骂:“哪有你这个勤!”
······
一行人走走停停,大半月后终于抵达巴托城。
巴托城是个瓮城,四周有护城河,只是河滩变浅,柳朝明骑马跑了一圈,有些地方已经干涸。
萧芙望着光秃秃的城外,心凉了半截,“想必鞑靼城比这里更差吧?”
薛晚棠在江南出生,很小的时候便去京城生活,她这二十年最远才走到京城地界。
如今满目疮痍,她心中更是翻江倒海,“我只是想象过边城,没想到竟是这般模样。”
马车走到城北门,守城扬起小旗,很快四人小队骑马跑过来。
为首的人面目黝黑,说话瓮声瓮气。
远远见到柳朝明翻身下马,“国公爷,宋奎有礼了,这些日子我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
柳朝明高兴地拍着宋奎的肩膀,难掩喜悦,上下打量宋奎一番,柳朝明忍不住与宋奎肩碰肩,“改日比赛,我得看看你是否疏于练习。”
宋奎身边的兵士鼓起勇气,“国公爷,我们统领那叫一个要求严格,咱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不敢懈怠。”
宋奎做势要打,兵士冲着薛晚棠一抱拳,“国公夫人吧?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薛晚棠笑笑,她喜欢这些兵。
巴托城的国公府位于城南,与城守衙门距离不远。
守城官兵快马通知城守史唯一,史大人带着衙门一众人,赶紧在国公府门前等候。
一盏茶时间,大部队进入巴托城。
薛晚棠透过马车帘的缝隙偷偷向外看。
长长的车队早就吸引了百姓的注意,路两边很快聚满了人。
开路兵士一边维持道路,一边高声宣布:“辅国公从京城远道而来,请百姓避让。”
百姓衣着朴素,市井略显萧条,薛晚棠心中暗暗叹口气。
马车穿过半个巴托城,到达国公府门前。
薛晚棠发现一件事,从她进城到现在,竟然一间医馆都没有。
她听柳朝明说,她们的府邸之前是驻军兵营,地广空旷。
城守接到柳朝明即将来巴托城的圣旨后,连夜翻新这个地方。
薛晚棠满心期待,待真正走到门口时,心凉半截。
府门临时修建,尚未成型,白底黑字的牌匾草草写着国公府。
再看这些兵士的衣着,薛晚棠知道他们尽了力。
柳朝明没说错,边境的生活与京城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城守史唯一五十多岁年纪,听说他驻守巴托城已经十年,常年风沙,史唯一面色憔悴,身形瘦弱。
史唯一与柳朝明是旧识,两人见面,史唯一竟拉着柳朝明的胳膊泣不成声,“国公爷,你终于来了。”
这些年他难,太难了。
守着边境既怕鞑靼人闯进来,又怕大胤人走出去。
更怕自己错下了判断,惹出祸端。
史唯一的心每日都悬在半空中。
前几日他收到圣旨,柳朝明将接替他驻守巴托城。
史唯一接到圣旨的瞬间百感交集,他终于可以功成身退,离开巴托城。
巴托城朝廷不疼,商户不爱,这些年百姓流离,巴托城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
史唯一想了很多办法,但是都不管用,如今城府连粮食都没有,一旦有灾情,将是大患。
“国公爷,你辛苦了。”史唯一想到自己的艰难,哭得更动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朝明笑笑拍怕他的肩膀,“史大人,皇上虽说放你颐养天年,我不放,这事我们从长计议。”
史唯一愣住,这话太堵心了,“国公爷,你不能这样。”他早就盼着离开。
柳朝明哈哈大笑,“史大人,我今日刚到巴托城,你肯定不能明日离开,对吧?”
史唯一点点头,“嗯,下官还有很多事交待国公爷。”
柳朝明,“我知你心思,今日你先叫上衙门的人,晚点一起吃个便饭,我有事交待。”
史唯一喜欢这样,他喜欢听命令,可是一直以来他都是下命令那个人,压力非常大。
柳朝明身上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史唯一飘摇无依的心总算有了着落。
他虽然年长,却安心听从柳朝明的安排。
柳朝明向他介绍了萧芙,薛晚棠,薛承安,史唯一依次问候。
寒暄过后,史唯一问萧芙,“安平公主,皇上早传来圣旨,下官也收拾好府邸供你歇息,你看什么时候过去?”
萧芙摇头,“不劳烦了,我在国公府住几日,待通知鞑靼那边,多坦王子来接我,我便从国公府出发。”
史唯一看向柳朝明。
柳朝明,“就这样安排吧。”
史唯一,“国公爷,晚宴设在富荣居,那是巴托城最好的馆子,我去召集衙门的人,咱们晚点见?”
柳朝明摇摇头,“不不不,大家一起吃个便饭而已,算不得晚宴,我知道巴托城的情况,衙门掏不出吃饭的银子,这钱估价要史大人独自掏腰包吧?”
史唯一脸红,他难堪的不是自己掏钱请国公爷吃饭,而是巴托城衙门真的一两银子都没有。
薛晚棠上前,“史大人不必费心,我们舟车劳顿,属实也吃不下什么,我家杨婶最会做饭,也知众人口味,今晚咱们大家就在国公府用餐,至于衙门兄弟我自做主不与你们客气,你们客随主便,我们吃什么,你们便吃什么,怎么样?”
史唯一受宠若惊,一时不知该不该答应,总不能接风宴,还让国公爷自己出钱请大家吧?
柳朝明拍拍他的肩,“史大人,夫人发话我都不敢不从,你还不答应?”
史唯一连连点头,“好好好,听从夫人安排。”
经过大半月磨合,做饭方面,杨婶,秋莲,马成亮默契十足。
三人很快在国公府院中支起大锅,青竹,崔秀澜都上前帮忙,很快,可口的饭菜一样样摆上饭桌。
巴托城管事的衙门主事共有四位,加上史唯一,宋奎,一帮人围坐在桌前。
柳朝明端起酒杯,“诸位,从明天开始,巴托城就靠我们了。”
喜欢。
第98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