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9章 苏和:景渊,你说的赵匡胤是不是后来重文轻武?(二)[1/2页]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七百九十九章 苏和:景渊,你说的赵匡胤是不是后来重文轻武?(二)
     帐内议论正酣,苏和望着朱祁钰的身影,忽然觉得“皇上”二字在这满是烟火气的帐中有些生分,便笑着开口:“景渊,你说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不是后来重文轻武厉害得很?”
     这话刚落,阿依娜便凑到也平身边,眼神里满是好奇:“‘景渊是皇上的表字吗?听着倒比‘皇上亲切多了。”也平刚要解释,朱祁钰已先笑着点头:“早年在军中,郭登怕我总绷着帝王架子,便替我琢磨了‘景渊二字作表字——‘景取光明之意,‘渊含深沉之态,说盼我既能护大明光明,又能藏治国远见。后来私下里,苏和他们便常这么喊我。”
     阿娅怀里的安儿本在打哈欠,听见“郭登”二字,小脑袋立刻转向担架方向,黑亮的眼睛眨了眨,像是在确认。郭登看着孩子的模样,嘴角忍不住弯起,轻声道:“当初想着喊表字自在些,没成想倒让大家记到现在。”
     朱祁钰搁下手中的狼毫笔,走到帐中,语气里多了几分打趣:“你倒记着这茬。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北周的天下,自己本就是武将造反起家,登基后夜里总睡不着——”他故意顿了顿,模仿着帝王忧思的神态,指尖轻轻敲了敲胸口,“他总怕哪天手下的武将学他旧事,再来一次‘黄袍加身,索性摆了场酒,几句话就收了将领们的兵权,转头便定下重文轻武的规矩,让文官处处压着武将。”
     苏和一拍大腿,接话道:“我就说!小时候听父亲讲,宋朝的武将连调兵的虎符都握不全,打仗前还得照着文官拟好的‘阵图行军,这不硬生生把手脚捆住了?可他这么一搞,军队战力垮了,国家咋还能维持那么好的经济?我记得父亲说过,宋朝的商队连海外番邦都知道,银子赚得像流水似的。”
     “这就说到宋朝的门道了!”朱祁钰转身回到案边,拿起笔在“宋”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钱袋”,“赵匡胤重文轻武虽弱了军力,却把心思全放在了敛财治世上。他搞‘募兵制,把流民、饥民全招进军队,既消了民乱的隐患,又能腾出手发展农桑。江南的茶盐、蜀地的丝绸,全成了朝廷的摇钱树;连海外贸易都设了‘市舶司专管,瓷器、茶叶一船船往番邦运,国库自然充盈。”
     帐内的老吏听得连连点头,伸手摸了摸胡须:“皇上这一说

第799章 苏和:景渊,你说的赵匡胤是不是后来重文轻武?(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