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野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不,是一艘坚固的航母!
     他跌跌撞撞地冲进董事长办公室,语无伦次地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向刘好进行了汇报。
     刘好在听完后,那张始终紧绷着的脸,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站起身,重重地拍了拍王野的肩膀。
     “好!国家终于出手了!”他沉声说道,“立刻去!带上我们所有能动用的人和车!能买多少,就给我买多少!把仓库给我填满了!”
     当王野带着庞大的采购车队,火急火燎地赶到位于郊区的3号中央储备粮库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只见粮库外,已经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印着各大粮油饲料企业logo的大卡车,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汇福、中粮、益海……几乎所有业内叫得上名字的巨头,都来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混杂着激动与庆幸的复杂表情。
     巨大的粮库闸门缓缓打开,露出了里面那如同山脉一般,堆积如山的金黄色大豆。
     那磅礴的、充满了安全感的景象,让在场的所有企业家和采购经理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有救了……我们的厂子,有救了……”一个中年人喃喃自语,声音哽咽。
     国家储备粮的定向投放,如同一场及时雨,瞬间缓解了整个行业的“大豆渴”。
     所有面临断供危机的企业,都获得了足以支撑两个月的宝贵原料。
     恐慌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遏制。
     随着企业纷纷恢复并扩大生产规模,豆油、豆粕、饲料的供应,迅速恢复了正常。
     这股稳定的力量,很快就传导到了消费市场。
     菜市场。
     退休工人吴老汉,今天又揣着篮子,一脸忐忑地来到了卖鸡蛋的摊位前。
     经过了前几天的疯狂抢购和价格飙升,他对每天的蛋价,都充满了恐惧。
     他甚至做好了今天鸡蛋要卖到五块钱一斤的心理准备。
     然而,当他走到摊位前,看到的价签,却让他愣住了。
     【新鲜鸡蛋:4.5元/斤】
     “咦?没涨?”吴老汉有些意外。
     摊主是个爽朗的大姐,她一边忙着给顾客称重,一边笑着说:“大爷,今儿个不涨啦!听说国家粮库放粮了,饲料厂那边不缺料了,我们这进价也稳住了。”
     吴老汉闻言,松了口气。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
     “那……也没掉价啊?”他小声嘀咕道。
     大姐听见了,叹了口气说:“掉?哪有那么容易哦。现在谁都知道,国家放的粮,也就够用两个月。两个月以后怎么样,谁也说不准呢!大家心里都还慌着呢,这价格啊,下不来!”
     吴老汉提着鸡蛋,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虽然价格没再涨,但那高悬的“4.5元”,就像一根刺,扎在每个消费者的心里。
     这种复杂的情绪,也同样弥漫在网络上。
     随着国家动用储备粮的消息传开,网络上的议论,变得更加激烈和分化。
第357章 不妥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