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号”穿过北极圈时,舱壁上的混合沙粒突然结出白霜——不是普通的寒气,而是能让金属变脆的“冻蚀寒”。林深打开热循环系统,暖气流刚吹散舷窗的白霜,就被窗外的景象攫住了目光:极北冰原像一块无边无际的白玉,冰层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的光;远处的冰丘上,有黑色的裂隙在缓慢扩张,裂隙里渗出的寒气让周围的冰层冻成了暗灰色,像凝固的墨汁。
“是冻土层在消融。”苏璃调出冰原的地质数据,屏幕上的冰芯样本显示,近十年的冻土层厚度减少了一半,“但不是自然融化——裂隙里的寒气含有‘冰晶毒素,能让冰层失去韧性,就像把玻璃泡在冷水里。”雪绒兽首领突然用蹄子扒拉舱壁,混合沙粒在壁上凝成一只冰鸟的形状,鸟喙正对着冰原深处的一座黑色冰丘。
探测车在冰面上行驶时,车轮不时打滑——冰层表面结着一层透明的“脆冰”,这种冰的硬度只有普通冰层的三分之一,稍一用力就会碎裂。伊洛在车底加装了冻土苔纤维制成的履带,“冻土苔的根须能分泌抗冻黏液,试试能不能抓住冰面。”果然,履带接触到脆冰时,黏液在冰面形成了一层防滑膜,探测车的行驶立刻稳定下来。
靠近黑色冰丘时,他们发现裂隙里的寒气在凝聚——不是飘散的白雾,而是凝成了针状的冰晶,冰晶落在冰面上,会扎出细密的小孔。更奇怪的是,冰丘周围的雪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凹陷,凹陷里的积雪没有融化,反而冻成了透明的冰壳,冰壳下能看到一些白色的绒毛在轻轻颤动。
“是‘雪绒虫!”苏璃蹲下身,用树枝轻轻敲了敲冰壳——冰壳裂开后,里面爬出了许多米粒大的虫子,它们通体雪白,身上的绒毛能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细小的冰晶。“档案说它们是冻土层的‘保温层,能阻止寒气外泄。”但眼前的雪绒虫很虚弱,绒毛失去了蓬松感,像被打湿的棉絮。
雪绒兽首领突然对着冰丘低吼,鬃毛里的幽光扇种子飞了出来,在冰面上旋转出淡紫色的光雾。光雾接触到裂隙的寒气,竟然让针状冰晶变成了无害的雪花。“幽光扇的能量能中和毒素!”林深立刻让伊洛制作光雾发生器,将发生器安装在冰丘周围——淡紫色的光雾像伞一样罩住冰丘,裂隙里的寒气渐渐变得温和,不再腐蚀冰层。
冰壳下的雪绒虫被光雾唤醒,它们爬到雪地上,绒毛开始吸附水分,很快就在冰丘周围织成了一张白色的“保温网”。苏璃发现,雪绒虫的绒毛在光雾里会释放出白色的粉末,粉末落在冰面上,能让脆冰重新变得坚硬。“是‘凝冰粉!”她用取样勺收集粉末,“这种粉末能修复冰层的分子结构,就像给玻璃补上裂痕。”
修复冰丘的同时,林深的探测仪有了新发现:黑色冰丘的底部连接着冻土层的“主脉”——一条宽约十米的地下冰河,冰河里的水流带着大量冰晶,这些冰晶在流动时会发出“咔嗒”声,像是在传递信号。“冰河是冻土层的‘血管。”伊洛操控探测艇潜入冰河,“但河底的冰床上有许多黑色的斑块,斑块正在吞噬冰晶,让水流变得越来越慢。”
斑块是“冻蚀菌”
第449章 极北冰原与冻层脉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