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章 秋季厨房食疗:银耳雪梨,慈禧也爱的宫廷秘方[1/2页]

日常养生常识 山农珍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秋风一起,落叶纷飞,许多人开始感觉皮肤紧绷,喉咙干痒,咳嗽声此起彼伏。空气似乎抽走了所有水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微微的刺痛感。当你对着镜子发现唇纹加深,嗓子干得发紧时,是否也曾焦虑地翻找各种润喉糖、保湿霜,却总觉得效果短暂?
     这个季节,干燥已成为健康最大的“隐形敌人”
     然而,厨房里其实藏着一位低调的“秋燥克星”——一碗晶莹温润的银耳雪梨羹。它那滑过喉咙的温柔触感,仿佛瞬间为干涸的身体降下甘霖。你知道吗?这份寻常的甜蜜,竟是百年前深宫之中慈禧太后秋日案头的必备珍品。当现代营养学解析古老智慧,银耳雪梨的搭配究竟蕴藏多少令干燥退散的奥秘?
     一、 秋燥袭人:身体发出的缺水警报
     中医将秋天的主气定义为“燥”。秋燥分外燥与内燥:
     外燥:由外界干燥气候直接引起,常见于初秋(温燥)与深秋(凉燥),直接侵袭我们的口鼻、咽喉、皮肤。
     内燥:人体内部津液不足或输布失常导致,常因熬夜、辛辣饮食、思虑过度等生活习惯诱发或加剧。
     身体早已用多种信号提醒我们津液告急:
     皮肤干痒、紧绷甚至脱屑:肺主皮毛,燥邪伤肺,皮肤首当其冲。
     口鼻、咽喉干燥,甚至干咳少痰:燥邪直接侵袭肺系(呼吸道)。
     眼睛干涩、疲劳: “肝开窍于目”,津血同源,津亏则目失濡养。
     大便干结、难解:“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可影响大肠传导功能。
     容易疲倦、情绪烦躁: 津液是滋养身体的根本,不足则身倦神疲。
     养生笔记: 对付秋燥,核心在于“滋阴润燥”,补充身体消耗的津液,并促进其输布。而厨房里的银耳与雪梨,正是大自然赐予我们对抗秋燥的绝佳武器。
     二、 银耳:平价“菌中燕窝”,润燥实力派
     中医瑰宝:银耳(白木耳)自古被誉为“菌中之冠”。《本草诗解药性注》赞其“润肺滋阴,清补之良品”。其性平,味甘淡,归肺、胃、肾经。核心功效便是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尤其擅长缓解肺燥干咳、久咳痰中带血、津伤口渴、病后体虚乏力等。
     现代营养解码:
     天然保湿库  银耳多糖:银耳中富含的银耳多糖是其润燥功效的核心。研究表明,它具有极强的持水能力和成膜性,能有效吸附大量水分,在消化道形成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同时促进肠道润滑。它还能作用于皮肤,提升角质层含水量,缓解干燥。这强大的“锁水”能力,正是银耳对抗秋燥的硬核科技。
     肠道守护者  膳食纤维: 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尤其是银耳多糖本身也属于膳食纤维范畴)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和含水量,有效预防和缓解秋燥引起的便秘。
     免疫后援团: 研究显示银耳多糖能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NK细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帮助身体在季节变换时更好地抵御外邪。
     抗氧化卫士: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帮助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伤。
     慈禧太后与银耳的宫廷情缘: 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太后对银耳情有独钟。她深信银耳能驻颜美容、延年益寿,每日清晨必食一碗精心熬制的银耳羹。御膳房选用上等通江银耳,小火慢炖至晶莹剔透、胶质丰厚。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宫廷对养生的极致追求,更印证了银耳在滋阴润燥、滋补强身方面的卓越地位。
     三、 雪梨:秋日“天然甘露”,止咳先锋
     药食同源佳果: 雪梨性凉,味甘、微酸,归肺、胃经。核心功效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特别适用于热病津伤烦渴、肺热或肺燥咳嗽、痰稠难咯、咽喉干痒肿痛等秋燥典型症状。
     现代营养解码:
     水分补给站:雪梨含水量极高(约85%以上),是直接补充津液、缓解口干舌燥最直接有效的天然“饮料”。
     舒缓咽喉的秘密武器: 梨中含有丰富的山梨糖醇和木糖醇等糖醇类物质。它们具有温和的渗透作用,能增加唾液分泌,并在咽喉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缓解局部干燥、刺激感和瘙痒,减轻咳嗽反射。
     膳食纤维助力肠道:含有果胶等膳食纤维,同样有助于润肠通便。
     维生素矿物质补给: 提供维生素C(虽不如柑橘类高,但仍具抗氧化作用)、B族维生素、钾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电解质平衡,对抗秋乏。
     银耳雪梨的“君臣佐使”:在中医配伍中,银耳如同“君药”,提供深层次的滋阴润燥基础和持久滋润力;雪梨则似“臣药”,发挥其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的即时效果。两者协同增效:
     1. 润燥力倍增:银耳多糖的深层锁水保湿与雪梨直接补充水分结合,从内到外缓解干燥。
     2. 止咳更温和有效: 银耳保护黏膜、雪梨舒缓咽喉,共同缓解干咳、燥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 滋养更全面: 兼顾肺阴(银耳)、肺胃津液(雪梨),并有益于肠道健康。
     四、 银耳雪梨羹:基础做法与完美呈现
     一碗胶质满满、甘润可口的银耳雪梨羹是秋季餐桌的治愈系甜品。掌握关键步骤,轻松复刻宫廷级美味:
     【基础经典版】
     食材:
     干银耳 1朵(约1520克)
     雪梨 12个(约300400克)
     清水 10001500毫升
     冰糖适量(约2040克,根据梨的甜度和个人喜好调整)
     枸杞 一小把(约5克,可选,增加滋补和色彩)
     步骤:
     1. 银耳预处理  成功的关键:
     选择微黄、朵形完整、肉质肥厚的干银耳。
     冷水浸泡:将银耳放入足够多的冷水中浸泡。这是出胶的关键!至少浸泡23小时,最好能泡发4小时以上或隔夜(冰箱冷藏)。确保银耳完全泡发变软,体积膨大数倍。
     清洗与剪裁:泡发后,剪掉底部深黄色硬蒂(影响口感)。将银耳撕成或剪成小朵(越小越容易出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
     2. 雪梨处理:
     雪梨洗净,去皮(皮有涩味且可能残留农残,建议去皮)。
     去核(梨核性酸涩),切成滚刀块或适中大小的块状。
     3. 炖煮:
     冷水下锅:将处理好的银耳小朵放入锅中,加入足量冷水(一次加够,避免中途加水稀释胶质)。
     大火煮沸,撇浮沫: 开大火将水烧开,如有浮沫用勺子撇去。
     转小火慢炖出胶:最关键一步! 水沸后,立即转成最小火(保持水面微微冒小泡的状态)。盖上锅盖(留一条小缝防溢),耐心慢炖。
     时间魔法:慢炖至少11.5小时。期间可偶尔搅拌防止粘底。观察银耳状态,当汤汁开始变得有些粘稠,银耳变得软糯透明,胶质感明显时,说明出胶良好。
     4. 加入雪梨与冰糖:
     加入切好的雪梨块。
     

第34章 秋季厨房食疗:银耳雪梨,慈禧也爱的宫廷秘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