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大宁风云:宁王朱权与朵颜三卫[2/2页]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莲池幽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演员们身着特别设计的服饰,既有中原戏曲服饰的精美刺绣,又融入了北疆少数民族服饰的宽松风格和独特配饰。伴奏的乐器除了常见的锣鼓、二胡,还加入了草原上的马头琴和羊皮鼓,独特的旋律在大宁城中回荡,让军民们大饱眼福。这些戏曲不仅丰富了军民的精神生活,更鼓舞了士气,让大家在艰苦的戍边生活中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大宁城被紧张压抑的氛围所笼罩。一则惊人的传言在城中悄然流传:北元正在秘密研制一种威力巨大的神秘武器,一旦成功,足以颠覆大宁的防御。朱权听闻后,眉头紧锁,他深知,若传言属实,大宁危在旦夕,可真相究竟如何,又该如何应对,一切都毫无头绪。
     夜幕沉沉,寒风裹挟着肃杀之气,将大宁城紧紧包围。城外,北元骑兵的营帐连绵不绝,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一张张凶悍的面庞,马蹄声与喊杀声不时传来,似汹涌的潮水,随时可能将大宁城吞没。城内百姓惶恐不安,紧闭家门,街巷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王府之中,将领们神色凝重,齐聚一堂,商讨着应对之策,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王爷,北元此次来势汹汹,兵力数倍于我,这可如何是好?”老将陈武眉头紧锁,声音中满是忧虑。陈武曾经历过洪都保卫战,那场惨烈的战役持续了八十五天,他亲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自那以后,他坚信扎实的阵法和步战训练才是军队立足之本,对传统训练方式无比执着。
     朱权剑眉紧蹙,目光如炬,在大厅中来回踱步,沉稳有力地说道:“诸位莫慌,我等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定能击退敌军!”然而,他的心中却隐隐担忧,援军何时能到,大宁能否撑到那一刻,一切都是未知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传令兵快马加鞭冲进王府,高声喊道:“王爷,朝廷急旨!”朱权猛地转身,大步上前,接过旨意,打开的瞬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决绝。旨意上,朱元璋下令将大宁左、右二卫改编为宁王营州左、右二护卫,他终于集齐了宁王三护卫。朱权紧紧握住旨意,心中涌起一股希望与决心,他深知,这是大宁的转机,也是他肩负更重责任的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位将军,朝廷已下令扩充我军,援军不久将至,我们定要坚守大宁,让北元见识我大明的军威!”朱权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大厅中回荡,将领们纷纷领命,士气大振。
     待众人散去,朱权的心早已飞向了沈书瑶。他迫不及待地朝沈书瑶所在的房间奔去,脚步急切,带起一阵微风,满心都是要与她分享这份喜悦的冲动。
     彼时沈书瑶正坐在案前,专注地核对着府中的账目,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弄着算盘,眼神认真而专注。烛火摇曳,映照着她略显稚嫩却又透着聪慧的脸庞。
     朱权猛地推开房门,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眼睛亮晶晶的,胸膛微微起伏,还带着一路跑来的热气。“瑶儿!”他喊着,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
     沈书瑶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一跳,手中的毛笔差点掉落。她抬起头,看到朱权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还没等她开口询问,朱权已经几步跨到她身边,一把将她从椅子上抱起,原地转起圈来。
     沈书瑶惊呼一声,下意识地搂住朱权的脖子,账本和算盘被碰落在地也顾不上了。她脸颊泛红,又惊又喜地嗔怪道:“王爷,你这是怎么啦,突然这么冒失!”
     朱权停下脚步,却没有放下沈书瑶,双手稳稳地托着她,目光炯炯地看着她,说道:“瑶儿,朝廷下旨,我集齐宁王三护卫了!咱们大宁有救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豪迈的光芒,嘴角上扬,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青春的朝气与蓬勃的生命力展露无遗。
     沈书瑶听了,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随后又被担忧所笼罩。但此刻,看着朱权兴奋的模样,她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轻轻捶了一下他的肩膀,笑着说:“瞧把你乐的,快放我下来!”
     朱权这才将沈书瑶放下,双手却依旧扶着她的肩膀,两人靠得极近,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朱权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沈书瑶的脸,满是爱意与信任,仿佛在这世间,她是他唯一可以毫无保留分享喜悦的人。房间里只有他们二人,没有旁人的约束,他们尽情享受着这份只属于彼此的亲密与放松。
     然而,这份甜蜜并未持续太久。几日后,朱权忙于军队事务,连续数日未曾回房休息,沈书瑶心中委屈,觉得朱权冷落了自己。一次,朱权回到房间,疲惫地坐在椅子上,沈书瑶忍不住抱怨:“王爷心中只有军队,怕是早已忘了还有我这个侧妃。”朱权一时着急,语气重了些:“大宁危在旦夕,我怎能分心,你莫要无理取闹!”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沈书瑶伤心落泪,朱权也满心无奈。
     随着大宁局势愈发紧张,两人都意识到,此刻不是闹矛盾的时候。在一次共同商讨应对北元之策时,朱权看着沈书瑶认真的模样,想起两人曾经的甜蜜与誓言,心中满是愧疚,他轻声说道:“瑶儿,是我不好,不该冲你发脾气,待大宁安稳,我定好好陪你。”沈书瑶抬起头,眼中还有泪花,却也理解了朱权的不易,轻轻点头,两人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
     朱权拉着她的手,走进屋内,兴奋又沉稳地说:“瑶儿,朝廷下旨,我集齐宁王三护卫了!这是大宁的转机,我们定能守住。”
     沈书瑶眼中闪过惊喜,旋即又担忧起来:“王爷,这是好事,可眼下北元进犯,这新扩充的军队……”
     朱权坐下来,拉着沈书瑶的手,详细地讲述起朵颜三卫的来历和强大。沈书瑶听得入神,突然,她眼中浮现回忆之色,说道:“王爷,我曾听一位云游的高僧说起过草原,那里的人们逐水草而居,与天地共生,他们向往和平,却又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战斗。”
     朱权若有所思,点头道:“瑶儿,你说得对。战争带来的只有伤痛,我们守护大宁,不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百姓能过上安宁的生活。”两人相视而笑,彼此的心意在这一刻更加相通。
     然而,军队的整合并非一帆风顺。朱权在书房中与将领们商议新护卫军的训练和管理,将领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王爷,我认为应该按照传统的明军训练方式,严格操练阵法和步战,这样才能保证军队的纪律性。”老将陈武说道。
     “不可,”年轻将领李轩反驳道,“朵颜三卫的骑射战术灵活多变,我们应以此为核心,训练骑兵,才能应对北元的骑兵。”李轩出身行伍,自幼在边境长大,熟知北元骑兵的作战方式,渴望通过创新训练提升明军战斗力。
     朱权陷入了沉思,传统与创新在他心中激烈碰撞。他想到大宁的安危,想到百姓的期望,一时难以抉择。这时,他脑海中浮现出沈书瑶的话,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与此同时,北元的奸细混入城中,暗中挑拨朵颜三卫与其他护卫军的关系。在一次训练中,朵颜三卫的骑兵与其他护卫军发生冲突,双方剑拔弩张,几乎要大打出手。朱权得知后,立刻赶到现场。
     “都给我住手!”朱权怒喝一声,众人纷纷停下。他目光冷峻地扫视众人,“我们是守护大宁的兄弟,却在这里自相残杀,让北元看笑话吗?”众人羞愧地低下头。朱权接着说:“从今天起,各护卫加强交流,互相学习,若再有闹事者,军法处置!”
     解决完内部矛盾,朱权又面临物资短缺的难题。新税收政策使得百姓负担加重,物资筹集困难,周边城镇又因惧怕北元报复拒绝提供物资,再加上朝廷对云南的资源倾斜,大宁的物资状况雪上加霜。朱权眉头紧皱,他深知,没有充足的物资,大宁危在旦夕。
    喜欢。
  

第29章 大宁风云:宁王朱权与朵颜三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