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元年三月壬寅,宁王朱权的车驾终于驶入南昌地界。赣江两岸烟柳低垂,暮春的细雨将官道浇得泥泞不堪。朱权勒马驻足,右眼泛起幽蓝微光——林毅正在意识海中调取《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对比眼前的地形。
34;王爷,前方三里亭有仪仗。34;红袖低声禀报,她左臂缠着的绷带渗出淡蓝色药渍,那是沈书瑶用纳米修复剂处理过的箭伤。朱权微微颔首,袖中的量子探测器却突然震颤——江西布政使周观政的随行文吏腰间,竟悬着锦衣卫特有的密奏铜匣。
更诡异的是,南昌城门处飘扬的旗帜仍是建文旧制,守城士兵腰间的铜牌刻着34;勇34;字——这本是洪武年间的军制,朱棣登基后早已改换34;忠34;字腰牌。林毅冷声提醒:【《明史》记载,去年燕军攻南昌时,宋晟曾令士卒换建文旗号诱杀燕军,看来这招至今仍有人沿用。】
朱权指尖轻敲马鞍,意识海中浮现出朱棣送行诗的最后两句——34;铜柱不劳标马援,楼船何必出昆明。34;马援征交趾立铜柱纪功,是警告他勿效仿其拥兵自重;而34;昆明池34;典出汉武帝操练水师之地,暗指朱棣绝不容许南昌成为第二个北平。
此时,沈书瑶从后方马车探出身来,织金马面裙扫过车辕上的泥水。34;王爷可是在忧心陛下那句39;楼船何必出昆明39;?34;她低声道,腕间的量子手环闪烁着微弱的蓝光,34;但妾身倒觉得,能在南昌终老,未尝不是幸事。34;
朱权微微皱眉,目光扫向城门处。南昌城的城墙虽不及大宁巍峨,但城楼上新装的铜制望楼却格外醒目——那分明是燕军特有的制式。更令人不安的是,城门两侧站着的不是寻常衙役,而是身着轻甲的锦衣卫暗桩,他们腰间悬挂的绣春刀在雨中泛着冷光。
34;让萧烬羽留在马车上。34;朱权压低声音,34;他的机械义体能量波动太明显。34;沈书瑶点头,转身时裙摆扫过车辕,纳米机器人悄无声息地吞噬了车辙上残留的能量痕迹。
红袖策马靠近,低声道:34;王爷,属下已探查过,南昌卫的驻军比朝廷规定的多了三成。34;她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军营轮廓,34;而且他们用的不是卫所制式帐篷,是燕军亲兵的款式。34;
此时,周观政已带着官员迎上前来。朱权注意到,这位布政使的官靴沾着新鲜泥浆,而他身后那位师爷左手小指缺失——正是建文朝锦衣卫特有的34;断指为誓34;标记。
34;臣江西布政使周观政,恭迎宁王殿下。34;周观政行礼时,目光却不断瞟向萧烬羽的马车。朱权不动声色地侧身挡住视线,同时注意到对方腰间玉佩上刻着的34;忠34;字——朱棣赏赐心腹的特制信物。
当夜,朱权在临时安置的书房里展开朱棣亲赐的诗轴。沈书瑶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盏特制的琉璃灯——灯芯是用萧烬羽的纳米核心碎片改造的,能屏蔽一切监听。
34;王爷在看陛下的诗?34;她轻声问道,指尖在灯罩上轻点,激活了量子屏蔽场。
朱权点头,将诗轴完全展开:34;林毅说这里面藏着三个杀机。34;
沈书瑶凑近细看,突然指着34;宝剑光寒动斗星34;一句:34;这句有问题。34;她腕间的手环投射出光谱分析,34;墨迹里掺了磁粉,这卷轴本身就是个定位器。34;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红袖的咳嗽声——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沈书瑶迅速收起手环,装作在为朱权研墨。果然,片刻后周观政的心腹师爷送来34;接风宴34;的请帖,那双眼睛却不停在书房内扫视。
待师爷离开,沈书瑶带朱权来到西厢房。萧烬羽被安置在一张特制的沉香木榻上——这是用沈书瑶的嫁妆箱改造的,内层镶嵌了能吸收能量波动的陨铁。他的机械义眼不时闪过红光,胸口的纳米核心正在缓慢自愈。
34;他需要至少三天才能恢复基础功能。34;沈书瑶检查着数据,34;但楚明河在他核心代码里埋了后门,每次启动都会向时空局发送定位。王爷与林毅上校不必多虑。我与他青梅竹马二十余载,最清楚他的心思。靖难已尘埃落定,楚明河
第317章 王驾入南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