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5章 边境冲突事件[2/2页]

贞观医仙 炭火烤的五花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些东西全部埋葬其中。
     最后万马踏平,不留任何痕迹。
     李轩无法确定以后会怎么样,但是他宁愿这些东西永远不见天日,也要让它们留在华夏大地上。
     这时,李丽质弱弱的开口问道:“李轩皇兄……我草,是什么意思啊?”
     “额……这,我草的意思就是,表示惊讶,兴奋有时候根据声调不同,也有愤怒和无奈的意思……”
     李轩总是觉得,这李丽质的脑回路和其他人不一样,别人都在关注子乍弄鸟尊呢,你这丫头咋就关心这个呢?
     “哦……这样啊,我草…我草′我草v我草畚也輣李轩皇兄,这句我草,和加油一样很顺口耶,而且用途广泛,真是个好词!”
     见李丽质一副兴致怏然的模样,李轩再次确定,这丫头的脑回路和其他人果然不一样。
     李轩没有把这件子乍弄鸟尊带走,而是将其留在了凤栖小筑,让长孙皇后代自己保管。
     第二天,准备妥当的李轩觉得再次出发,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李轩身边没有了孙泉,而是孤身一人前往潭州。
     李世民说过要给李轩安排护卫,但是被李轩严词拒绝了。
     理由是,李世民派的护卫啥都不会,都是莽夫,进了林子还得自己给带路,啥都不是!
     李世民无奈,只好同意,但他却暗戳戳的派了暗卫跟上了李轩。
     如此拙劣的跟踪手段,李轩当然是发现了,但对此,他只能当做没看到,你爱跟着就跟着,反正别碍我事就行。
     “贤王殿下!贤王殿下!”
     李轩刚走到城门口,就听身后似乎有人在叫自己。
     当李轩转过头去,却见一宫中的传令兵正骑着马,沿着大街向着自己奔来。
     在城内骑马,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的。
     这是为了防止误伤街道上的行人,就算是乘坐马车也只能慢行。
     就连李轩,也只能是人非常少的时候敢于骑马,人多的时候,一般都是牵着马走的。
     也只有传令兵或者是带有急报的士兵,敢在城里策马急奔。
     而且他们在骑行的时候,还要不断的呼喊口号,让行人注意。
     有点类似于警车鸣笛的赶脚。
     那些影视剧中,古代纨绔子弟在城内策马狂奔,看行人不让开就给一鞭子的桥段,在长安城是看不到的。
     贵族的子弟中的确有不少游手好闲的,但他们只是懒,而不是傻。
     “什么事啊这么急?”
     传令兵急忙下马抱拳恭声说道:“陛下口谕,让贤王殿下速速回宫,有急事商议!”
     李轩有些不耐烦的砸了咂嘴。
     “真是的,我都要走了,潭州还有事呢”
     见状,传令兵左右四下看了看,见行人不是很多,便低声说道:“殿下,您就跟末将回去一趟吧,高句丽那边来信儿了……”
     嗯?
     李轩思量了片刻便立即颔首答应道:“行,咱们回宫吧”
     既然已经追上了李轩,传令兵也就不急了,二人就骑上马匹,以近乎于漫步的速度回到了宫中。
     “幼~贤王殿下,您可算是来了,快点和小的去甘露殿吧”
     刚到宫门,李轩就看到了甘露殿的一位内侍太监。
     看样子,对方似乎是专门在这等他的。
     李轩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就跟着内侍太监一路来到了甘露殿内。
     到了殿内,李轩除了看到了李世民以外,还看到了不少熟人,都是朝中元老,看这架势,似乎事情不小。
     “父皇,您找我?”
     李世民点了点头,指着一处空位说道:“坐吧”
     待到李轩坐下后,李世民才说道:“今日清晨,朕收到了高句丽那边传来的消息,一个月后,高句丽打算派遣使团来长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李轩眨了眨眼睛,一脸费解道:“我能有啥看法?他们爱来就来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轩表示很无语,外国使团来不来和自己有毛线的关系?
     这时长孙无忌开口说道:“贤王殿下是这样的,几个月前,高句丽和我们的边疆守军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冲突,结果是,高句丽军队大败,你可知为什么?”
     李轩理所当然道:“我军兵强马壮,他们输了很正常啊,这有什么稀奇的?他们不输才奇怪呢!”
     一旁的李靖开口补充道:“贤王殿下有所不知,这次冲突的结果是,我军一千,大败敌方一万,是一比十的比例”
     “啊?这高句丽也不是很强嘛……隋朝的将士也不行啊,这么弱的高句丽都没打下来?”
     李轩一听战况,就觉得隋朝似乎有点太弱鸡了。
     然而,李靖却摇头回道:“贤王殿下此言差矣,隋朝的兵将还是很强的,这一次,高句丽之所以大败,还要感谢贤王殿下之前送往东北地区的棉服和棉被……”
     接着,李靖就将这次战斗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原来,在李轩刚刚把过冬物资送到东北之后没多久,高句丽就派兵袭扰了一次边疆,目的无非就是抢点东西,反正这种冲突时常发生,大唐都习惯了。
     你来了,我打回去便是。
     高句丽的骑兵在大唐边疆抢掠了一番之后,就带着东西跑了。
     守军将领一看,我草,你抢完就跑,打都不打,你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吧?
     你们可是老子的军功,老子能不能升官,全靠你们了,我还能让你们跑了?
     现在的大唐将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非常好战的。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李世民这个皇帝,就是善战,尤其是善于骑射。
     在真实的历史中,签订完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就宣布,所有的朝中大臣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必须时常修习刀剑弓射。
     甚至李世民本人亲自出马教大臣们射箭,文官尚且如此,可见武官是多么的好战了。
     在他们看来,敌人不是人,那是行走的经验值,是自己升级需要刷的怪!
     所以,这名将领想都没想,带着一千精锐骑兵就追了出去。
     追了几十里之后,终于在一条河流边上追上了高句丽的骑兵。
    喜欢。
  

第165章 边境冲突事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