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世民对于金熙贞的回答并不满意,再次追问道:“金泰焕父子与外人勾结,难道你们新罗王室就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金熙贞想了想,一脸为难道:“这两年新罗不是很太平,我姑姑刚刚上任,国内局势还不是很稳定,加上大唐与高句丽开放了全面贸易,更是让新罗人心惶惶,我本身又是女子,对政务不是很了解,所以……”
     接下来的话,金熙贞没有继续说,但李世民也明白,新罗这两年的确不好过。
     土地面本来就小,国内山林占比还大,导致国内可耕种的土地自然就少,平常不但要防备高句丽和百济,另一头还得防着点海对面的倭国,日子确实过的不好。
     李世民知道,自己从金熙贞身上获得线索的可能已经没有了,便岔开话题问道:“你真的懂得驯兽之法?”
     “懂得,但有个前提,我必须从小开始培养才行,如果是成年的,驯服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李世民能从金熙贞的语气和神态中可以看出,对方对于驯兽似乎是非常自信的。
     金熙贞是否真的懂得驯兽,对于大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得到金熙贞的肯定,李世民也算是松了口气。
     现在只需要把李轩安全的带回来就行了。
     这时见李世民突然不说话了,金熙贞一脸忐忑且小心的问道:“陛下,长平王殿下他们不会有事吧?”
     “最好没事,如果有事,朕会让整个东北陪葬”
     闻言,金熙贞心中大惊,李世民说的可是整个东北,也就是说包含了新罗在内。
     算算时间,如今和枭骑军被伏整整过去了半个多月了,这么长的时间,也不知道李轩现在怎么样了,或许真的有可能已经死了。
     想到这,金熙贞那刚刚恢复过来的精气神又开始萎靡了起来。
     让金熙贞退下之后,李世民便让内侍太监重新把文臣武将召集过来,开始商讨起了如何应对接下来事态的对策。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李轩是死是活都是要打的。
     区别在于,如果李轩死了,那便是全面战争,如果李轩活着,那就是继续追查线索找到幕后真凶,如果真的是百济干的,那就直接和新罗合作打掉百济便可。
     如果到时候高句丽插手了,李世民也不在乎把高句丽灭了。
     就这样,又过了近二十七天,这二十七天来,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李轩的消息,但是却从东北传来了关于伏击枭骑军伏兵的消息。
     营州方面派出去支援李轩的骑兵虽然没找到李轩,但是却成功遇到了这群神秘的伏兵,双方也展开了战斗,但因为对方持有火器,所以唐军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还有不小的损失,但唐军也不是没有任何收获。
     至少唐军可以确认,对方绝对不是大唐人士,虽然对方说的也是大唐官话,但是从口音中可以判断出,这群神秘的伏兵应该是扶余人。
     而高句丽和百济的政权,都是扶余人建立的,再加上百济本来就是第一怀疑目标,李世民就更加确定,打百济是正确的。
     这二十七天来,朝廷方面一直都在全力筹备着东征计划。
     李世民为了做到他之前承诺过的一劳永逸,这一次的东征班底可谓是极为豪华的。
     文臣方面,房玄龄、杜如晦、颜相时等,只留下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等人坐镇长安。
     武将方面,由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李绩分别担任营州、幽州、蓟州、沧州四道行军总管,以三路一水的路线做好进攻高句丽的准备。
     再由侯君集担任平壤道行军总管,驻军哲里木,一旦开打,便出兵攻打高句丽的扶余城。
     再由薛万均、薛万彻分别担任居拔道行军总管和青丘道行军总管,从来州,登州出发,从水路准备进军百济。
     同时任命孙泉为中州道行军总管,负责后勤运输工作。
     最后,由李世民亲自担任东征大元帅之职,亲自指挥这一次东征,毕竟这是第一次大唐杯赢下来的彩头,自然没有人会和李世民抢。
     由于兵工厂的介入,这一次的东征大军不管是从将领阵容,还是从武器装备来看,都已经达到了最顶尖的界别。
     随着大唐的这一系列动作,大唐周边诸国都是为之动容,尤其是高句丽为首的东北诸国,更是人心惶惶。
     这从李世民调兵遣将的配置来看,绝对是打算来真的了。
     其中最难受的就是高句丽了,前脚还和大唐你农我农的进行着贸易往来,自己还没明白咋回事呢,新罗和亲使团就在自己的地盘上出了意外。
     本来高句丽方面还打算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但没有想到李世民的态度会这么强硬。
     居然为了枭骑军,为了所谓的面子,居然打算开启全面战争了。
     难道李世民就不怕国民们的反对?
     高句丽人的担忧可以说是多虑了。
     随着事态的发酵,枭骑军于唐高边境被伏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安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比李世民本人还要气氛,一个个皆是义愤填膺模样。
     长安百姓也不是傻子,在茶余饭后的讨论中,很快就把第一怀疑目标锁定在了百济身上,再加上朝廷放出了关于伏兵口音的消息之后,所有人都已经确定,就是百济干的。
     百济方面,也在第一时间派人前往了营州说明了情况,一再表明不是自己干的。
     并控诉大唐,不能凭借着一群伏兵的口音就直接把屎盆子扣在百济身上。
     对于百济方面的反驳,李世民根本不予理会。
     其实,现在是不是百济干的已经无所谓了。
     营州援兵传来的消息是没有找到李轩,而且从伏兵的行事风格来看,好像也的确是在找枭骑军。
     没有找到李轩,那么李轩和枭骑军的状态就是不确定的,你无法确定他们已经死了,同时也无法确定他们没死。
     但李世民却坚信,李轩还活着,这一切当然都是有根据的。
     之前孙泉曾传信说过,李轩极为擅长丛林行军,在没有任何向导与指引的情况下,能通过天象和周围的环境准确的辨别方向。
     不仅如此,因为本身就是医生,所以能很好的判断出丛林中哪些植物是有毒的,哪些是可以治病的,哪些是可以食用的。
     东北地区本就是山多林密,这种地方非常不适合骑兵作战,反倒是像枭骑军这种可以多地形作战的兵种更占优势。
     虽然李世民心中大致认为李轩还没死,但他却并不想终止东征的计划,他的内心深处早就想收拾高句丽和百济了。
     惦记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不是李轩一直压着,早就打了。
     李世民缺的就是一个出兵的借口,现在借口有了,李世民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百济派了人,新罗和高句丽当然也派人了。
     其中新罗方面自然就是表忠心,让大唐放心,只要大唐开打,我们新罗一定会全力支持,对此李世民自然是极为高兴的。
     并大方的允诺,如果真的开打了,到时候百济所有土地都可以给新罗。
     新罗方面闻言大喜,并做出保证,如果新罗能吞并百济,一定会奉上极为丰厚的贡品。
     其实所谓的贡品,就是为大唐支付这次出兵百济的军费。
     至于高句丽方面和新罗差不多,也是表忠心,保证自己不会支援百济。
     开玩笑,全世界都知道大唐有火器,这么久过去了,天知道大唐筹备了多少火器,现在已知的火器虽然只有爆裂箭和投掷标枪两种,但谁也不敢保证李轩有没有研究新的东西出来。
     面对这种局面,就算给高句丽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支援百济。
     对于高句丽的保证,李世民是左耳进,右耳出,高句丽人,他太了解了,老演员了,以前隋朝的时候,高句丽没少做出差不多的承诺。
     隋末大乱的时候,要不是有东突厥在,高句丽早就趁乱出兵了。
     李世民才不会相信高句丽会真心对大唐俯首称臣,如果会,当时得知枭骑军被伏后,就应该第一时间派兵支援才是,估计他们的心里可能也巴不得李轩和枭骑军死呢。
     现在的作战计划就是,薛万彻、薛万均先出发,进攻百济,到时候看情况如果战事顺利,那么其他方面就按兵不动。
     如果不顺利,李绩从沧州出发,驰援薛万均二人,如果高句丽派兵支援百济,侯君集、尉迟敬德、秦琼、程知节分别对高句丽的扶余城、玄菟城、安市城发动总攻,同时东北方面州县守军协同作战。
     战争开始后,看新罗的表现,如果表现好就留着他,如果表现不好,捎带脚就一起灭了。
     其实不管幕后真凶到底是谁,都漏算了两件事。
     第一,李轩彻查事情的速度,谁也没有想到,李轩会用活埋这等残忍的方式,来对待新罗的和亲使团,面对如此情况,就算你的骨头再硬也得软。
     第二,他们没有料到枭骑军的应变能力会这么快,没有想到项克雄居然会偷偷的派一支小部队偷偷护送金熙贞回到长安。
     如果不是金泰焕被卖的太快,李轩就不可能那么快的追上金相赫二人,只要金相赫带着金熙贞离开了,茫茫天地间想要再找到两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董飞带着金熙贞跑了,长安方面就不可能这么快的知道枭骑军被伏的消息。
     那么长安方面也就不可能如此快的做出东征的准备。
     就这样,从枭骑军被伏,到大唐做好全面战争准备,一共也就用了四十二天的时间。
     到了第四十七天,坐镇营州的李世民起了一个大早,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远处连绵的山脉,内心是一阵激荡。
     按照之前的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今天就是薛万均二人从来州登州出兵百济的日子。
     再过几日,大唐的旗帜就能插在高句丽的领图之上了。
     什么?
     高句丽没有派兵支援百济?
     这一切还不都是薛万均二人说了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要他俩说在百济遇到了高句丽援兵,李世民自然就有足够的理由出兵高句丽了。
     ——————————————————
     时间倒退到四十七天前,枭骑军被伏的那个夜晚……
     颜文初这一营被伏后,除了偷偷带着金熙贞逃向哲里木的董飞以外,其他人分别以二至三人为一个小组,化整为零,分散逃逸。
     李轩的军事理论课不是白上的,李轩没有教任何关于正面作战的知识,因为对于正面作战,任何一个唐军都比李轩懂的多。
     李轩教的,更多的是如何藏匿,如何潜伏,如何逃跑,如何渗透,如何野外生存,如何紧急医疗自救。
     现代化的特种作战,比的不是正面战场上能跟你拼多久,而是比如何能在后方给你制造多少麻烦。
     面对项克雄这一营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的逃逸的策略,负责伏击他们的伏兵也很聪明的选择了放弃追击,毕竟追击下去付出的代价太大。
     这么多林子,又是黑天,去哪找去哪抓?
     李轩那一边被偷袭后,仅存的不到二百人借着战马的优势,很快就甩开了敌人的追兵。
     没办法,枭骑军的战马本来就都是好马,还配备的马蹄铁,一路来虽然一直都在行军,但每路过一个州县,都会包餐一顿上等的粮草。
     但这这群敌兵的战马就不一样了,因为身出唐高边境处于两国的夹缝之中,当然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去城镇购买粮草,只能吃一些野外的杂草,在伙食方面完全是落了下成。
     再加上枭骑军每个人所携带的装备非常轻便,战马跑起来自然快的飞起。
     李轩等人甩开追兵之后,自然不敢回头,毕竟对方人多势众,而且都配备火器。
     脱离追兵之后,李轩通过枭骑军其他成员留下的标识,经过两天的游荡,终于算是和项克雄他们汇合了。
     李轩第一时间就清点了一下人数,算上他自己,枭骑军原1501人,仅存697人这还算董飞等十人,损失战马一千三百多匹,可谓是损失惨重。
     聪明的李轩在被伏的一瞬间就猜测到,伏兵可能就是百济安排的,他们手里的火器大概率就是从海风筝手里买的。
     怪不得海风筝在基本统一了东海之后,还要购买这么多的火器,原来是打算扮演一次中间商,赚一波差价。
     当然,李轩的怀疑也不仅仅是来源于他的推测。
     刚刚在被敌人偷袭追击的时候,通过对方的呼和对话中,能很清楚的听出,这群人都带着非常浓重的扶余人口音。
     口音这东西,不是说你想改就能改,想模彷就能模彷的。
     或许你说我懂粤语,我懂英语,但只要你不是自幼生长在广东地区,不是生长在英语为第一语种的地区,你一定会带有自己家乡独特的口音。
     这东西很难改,很多时候都会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除非你是专业的播音员通过特殊的练习或许能改。
     李轩常年混迹于西市,西市人流驳杂,也有不少扶余人,所以他对带有扶余口音的大唐官话非常的熟悉。
     高句丽和百济,都是扶余人建立的政权,能一次性组织这么多的扶余死士,除了这两个国家以外,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做到了。
     李轩之所以直接锁定了百济,那是因为大唐与新罗如果和亲了,百济的处境将是最糟糕的。
     李轩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之后,也得到了了所有枭骑军将士们的一致认同。
     都是不是傻子,智商也都在平均线之上,虽然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一切线索都已经指向了百济。
     这群百济伏兵其实也没有想到,枭骑军居然能真的突围出去,在他们看来,自己手里有火器,而且还是先手偷袭,理应全歼枭骑军才是。
     百密一疏,他们没想到项克雄他们会用战马来抗伤害,也没有想到李轩这头跑的速度会这么快,大家骑的都是马,可就是追不上。
     现在还活着的人都已经凑齐了,剩下的就该考虑下一步了。
     在所有人看来,现在应该想办法如何回到大唐,只要能先回到营州,那么枭骑军就能回过劲儿来,到时候再从长计议。
     可就在所有人以为,李轩要带着他们想办法回唐的时候,李轩却说出了一个让他们都为之瞠目结舌的计划。
     跨过高句丽,潜入俱拔城皇宫,对百济王室实行一次大规模的刺杀行动。
     “这……殿下,末将不是怕死,只是咱们现在战马不足二百匹,物资也是严重不足,就这么过去等同于是送死啊”颜文初感觉李轩这是上头了,便开始极力的劝解了起来。
     在他看来,李轩这就是羊入虎口,和送死没有任何区别。
     就算百济再小,再穷那也是一个国家,岂是靠他们这不到七百残兵就能撼动的?
     李轩揉了揉下巴一脸冷静的说道:“我并非是冲动,只是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这是最好的破局之法,
     百济的伏兵追不上我们,但他们一定会阻断我们回唐的所有路线,如果董飞能安全抵达营州的话,营州方面必然会派遣援兵过来,但面对有火器的敌人,营州军一定会吃亏,所以,我们不可能指望营州军能救我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去平壤城,如今唐高两国贸易互通,平壤城有不少的商队,其中必然有我入股的胡商,只要能遇到他们,我们就能得到物资方面的补充,然后借助商队混入百济并非难事,
     任何人会以为我们会想尽办法回到大唐,所有人不会想到,我们会反其道而行之会去百济”
     听到李轩说出来的计划,众人那本来暗澹的眼神也逐渐明亮了起来。
     李轩继续说道:“董飞到了营州,我们被伏的消息也一定会传到长安,届时整个长安,整个大唐都会为之震动,
     试想一下,大唐长平王,一支大唐的精锐在唐高边境被伏了,陛下和满朝文武会怎么做?”
     项克雄下意识的回道:“当然是往东北地区调兵遣将,为咱们报仇了,如果这件事陛下和朝廷忍了,先不说能不能咽下这口气,面子上也挂不住的,为了震慑,为了颜面,这一战是必须要打的!”
     李轩打了一个指响赞同道:“没错,我们能猜到是百济干的,朝廷那么多文臣武将会猜不到?父皇有那么多的密探,加上董飞和金熙贞带回去的情报,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就把目标锁定在百济身上,
     如果你们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的王,面对大唐调兵东北,你们会怎么做?”
     这时一名枭骑军校尉回道:“如果我是高句丽的王,会第一时间派人去营州,向大唐解释,以证清白,同时也会调集重兵驻守唐高边境!”
     又一校尉说道:“如果我是新罗王,那我也会第一时间派人去营州表忠心,如果大唐真的打算东征,那我就会全力支持大唐,帮助牵制百济!
     至于百济,我想他们是最害怕的,会一边派人去营州解释,一边偷偷联系高句丽和倭国”
     耿海云一拍脑袋一脸恍然道:“我明白了,如果大唐真的调集重兵前往东北地区,那么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的注意力一定都会被吸引过去,
     到时候,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会在边境方面,陛下本就是将军出身,善于用兵,到时候朝廷一定也会派人从水路出发,
     百济北面是高句丽,高句丽大概率不会让大唐的兵马过自己的国境去打百济,所以,百济的所有重心都会放在西南沿海地区,和新罗边境上,
     我们如果能混入高句丽,进入平壤城,借助商队再进入百济的话,的确是有机会做点事情的!”
     项克雄皱着眉说道:“现在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去平壤城,高句丽的边境守卫力量可不是摆设”
     李轩想了想说道:“倒也不是很难,就是遭点罪……”
     几日后的夜晚,高句丽北方边陲某镇。
     虽然这只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镇,但因为地处边陲,镇中的守军还是不少的,其护墙之上更是点满了用于照明的火盆,借助的火光,藏匿于远处的李轩等人,能清楚的看到甬道上那来回巡逻着的高句丽士兵。
     “行动!”
     李轩下达了命令之后,第一个跳进了身旁的河水之中,其他枭骑军的将士们也是纷纷跳入了冰冷的水中。
     此时的他们已经丢弃了除了唐横刀和飞刀以外的所有装备,包括马匹。
     人们常说,水资源是否丰富,是一个城市能否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这可不是空穴来风。
     在古代,任何一个城镇的建设都不是随意的,要么它处于战略要地,要么就是靠近水源。
     当然,这所谓的水源,可不是说为了喝,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生活,就比如处理垃圾。
     在古代,处理垃圾最好的办法就是丢进河水里,通过不断流动的河水把生活垃圾带走。
     古时候的垃圾种类非常少,除了残羹剩饭这些食物垃圾以外,最多的就是排泄垃圾。
     可想而知,李轩这群人跳入的河水环境是多么的恶劣。
     但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进入高句丽国境线的方法,只要能穿过国境防御线,借助着高句丽境内山多林密的环境,李轩等人有一万种方法抵达平壤城。
     如今正值二月末三月初,虽然已经是春季了,但东北的天气还是非常冷的。
     冰冷的河水不断的在刺激着枭骑军所有人的神经,让他们清楚的明白,自己现在的情况是多么的糟糕。
     可就算如此,也没有人敢发出任何太大的动静,一旦被护墙甬道上的士兵发现,这六百多人都得交代在这里。
     这一刻,长期训练所带来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很多时候人在面临极端状况之时,单纯的靠所谓的毅力是不够的,如果你本身没有那个能耐,再强大的毅力也是狗屁。
     当众人来到护墙边缘的时候,带头的李轩率先捂住口鼻,然后将整个身体都潜入到了河水之下,然后顺着河水逆流潜泳而入,其他人也是如此。
     就这样,六百多人忍受着河水的腥臭和寒冷,用了足足三刻钟的时间,靠着自身的体魄硬是穿过了这个小镇。
     当众人穿过小镇,从河水中爬出上岸的一刻,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轩深知,继续这样下去所有人都会有感冒的风险,便带着众人钻进了附近的密林之中,然后吩咐众人散开各自点火取暖,什么时候把衣服烤干了,什么时候再出发。
     边境线这种地方,一般极少有人口密集的城市,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开打,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边境。
     因此,人们都是尽可能的居住在国家的中心区域或都城内,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生活,更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
     所以,李轩也不怕在这种密林中点火会引起别人发现,大晚上的,谁会像他们一样往林子里钻?
     就算万一被发现了,大不了一把火把林子烧了,趁乱跑了便是,总不能让士兵生病不是?
     众人废了不少功夫烘干了衣服,暖和了身体后便再次出发了,一路上尽可能避免走官道,终于在凌晨破晓之前,来到了一个村子前。
     因为还是凌晨,整个村子都是静悄悄的。
     李轩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几个士兵前去查看了一番,确认只是普通村庄后,李轩再次下达了命令:“所有人进村,不要惊扰到村里的百姓,任务目标,获取食物等物资,一刻钟后,在此地集合!散!”
     随着李轩的一声令下,六百多人瞬间化作六百多道黑夜瞬间窜入了村庄之中。
     一刻钟后,当所有人重新回来后,李轩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是有所收获,有人带回了鸡鸭,有人带回了鱼蛋,还有人带回了米面,反正是能拿的全拿了。
     至于李轩本人,他就非常有针对性了,他带回了不少的火折子和火石。
     刚刚因为泅渡的原因,

第233章 渗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