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1章 救灾物资,花儿捐衣[2/2页]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洪崖洞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半月之内,筹集起十万件足以御寒的冬衣,与数万床厚实的被褥,绝非难事!”
     她这番话,说得是条理清晰,气魄宏大!
     不仅提出了一个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更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了普通商人的、心怀天下的担当与情怀!
     整个书房,都陷入了一片寂静。
     张大山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彻底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出落得既有慈悲之心、又有统帅之才的长女,他的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欣慰和……深深的自豪。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早已不再是那个只会在后院纺纱织布的小姑娘了。
     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能为这个家,为这个国,独当一面的……女中豪杰!
     “好!”
     张大山猛地一拍桌案,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花儿,此事,爹就全权交给你了!”
     “你需要什么,人手,钱粮,还是爹的手令,尽管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爹,只要你一句话!”
     “女儿……什么都不要。”花儿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女儿只要,爹和哥哥们,相信女儿。”
     ……
     一场由一个女子发起的、席卷了整个帝国纺织行业的“民间救灾”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张花儿,亲自执笔,用她那手日益娟秀工整的字迹,写下了一封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告天下织女姐妹书》。
     信中,她没有谈论任何的利益与回报。
     她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天南灾区那些同样身为女人、身为母亲、身为女儿的同胞们,所正在经受的苦难。
     “……洪水无情,家园尽毁。姐妹们,你们可曾想见,在那冰冷的泥水之中,有母亲,为护孩儿,而身躯僵硬;有稚女,为寻爹娘,而哀嚎彻夜……她们,与我等,皆为大宁女子,血脉相连。如今,她们衣不蔽体,饥寒交迫。我等,安能,坐视不理?”
     “……花儿不才,愿以‘青石布艺之薄名,恳请天下所有心怀善念之织女姐妹,暂时放下手中的锦绣繁花,与我一同,为我天南受灾之姐妹,织一件寒衣,缝一床暖被……”
     这封信,通过青石商会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送抵了帝国各地的每一个盟友布坊。
     信的末尾,还附上了一张由安国公府签发的、可以到任何一家青石商会分号,无偿领取优质棉花和麻线的……凭证。
     最初,还有一些坊主,对此心存疑虑,担心这是安国公府借机敛财的手段。
     但当他们看到,第一批由京城张家总号带头捐出的、堆积如山的、雪白的上等棉花和精麻线,被源源不断地运出,无偿分发给那些响应倡议的小布坊时。
     当他们看到,连安国公府的那位金枝玉叶的公主儿媳,都亲自带头,坐在织机前,日夜赶工,为灾民织布时。
     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强大的、源于女性之间最朴素的同情与共鸣的……巨大热情!
     “捐!”
     “咱们也捐!”
     “安国公府都带头了,咱们还小气什么!”
     “不为赚钱,就当是为自家的孩子积德了!”
     一时间,从江南到山东,从京畿到河北。
     所有与“青石布艺”有关的纺织作坊,都自发地,加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捐衣救灾”运动之中!
     无数的织女,坐在自家的织机前,眼中含着泪水,手中,却飞快地穿梭着。
     她们织下的,不再是普通的布匹。
     而是一件件,充满了同胞之爱,充满了人间至暖的……救命寒衣!
    喜欢。
  

第621章 救灾物资,花儿捐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