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简单来讲,简在帝心说明你已经入了皇帝的法眼!
     “陛下难道就这么缺钱么?”杨帆不太理解,甚至有些疑惑。
     这不是贞观盛世么,怎么献上琉璃的利润就简在帝心了。
     李二陛下虽然霸道,但这也算是一代名君,并不像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
     李绩抚须一笑,若有所指:“陛下不是隋炀帝,可心中却总是想干一件隋炀帝一辈子也没干成的大事,这件大事可是需要很多钱的!”
     脑中一转,杨帆瞬间明白了。
     “东征高句丽!”
     李绩微微领首:“孺子可教!”
     杨帆皱着眉头,搞不明白李绩为什么在这时候谈起国家大事,甚至不惜直接出言提点。
     像东征高句丽这种大事应该属于朝廷机要,以李绩的谨慎应该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因为李绩很少掺合朝中储君的站队问题,平素也很懂得明哲保身。
     一般人想要得到他的指点,是一件很难的事。
     杨帆当然不相信自己来拜个年,与李思文称兄道弟,李绩就把自己当成吐露心思的心腹。
     当然,李二陛下想要东征高句丽,杨帆是清楚的。
     原本历史上也确确实实发生,但东征高句丽应该还要好多年以后才会进行。
     如今李二陛下居然如此着急,难道因为自己的到来发生了什么变数?
     可现在大唐的边境并不稳定。
     吐蕃、高昌等国那可是蠢蠢欲动,如果贸然出兵,这些国家可能会趁火打劫。
     以李世民的能力,他不可能看不出这些问题。
     杨帆手指下意识的叩击着案几,眼睛微微眯起,不知不觉陷入了思绪之中。
     隋朝在杨坚的统治之下盛极一时,但是在隋炀帝杨广称帝之后短短十几年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确实很让人难以理解。
     隋朝的覆灭,与杨广开运河、修宫殿、重徭役不无关系。
     这些举措把隋朝的家底都败光了,可这些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
     因为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杨广三征高句丽的失败,这直接将大隋王朝给葬送。
     三征高句丽不仅集全国之力筹备的物资,而且每次劳民伤财征调近300万人为东征后勤做保障。
     在总人口只有几千万的古代,一次征调几百万人打一场仗,人吃马嚼就是一大笔的开销。
     最扯淡的是,最后还打不赢,百万人战死沙场。
     甚至战死将士的尸骨还被高句丽筑成了一座京观。
     百万汉家男儿倒在了冰天雪地的辽东地界,哪怕改朝换代,也不能磨灭那一份牵挂与耻辱。
     中原无论男女老少,谁不想把这笔账给讨回来!
     京观百万英魂便在遥远的东北不断地嘶吼、召唤。
     身既死矣,归葬山阳。
     山何巍巍,天何苍苍。
     山有木兮国有殇。
     魂兮归来,以瞻河山。
     身既殁矣,归葬大川。
     生即渺渺,死亦茫茫。
     何所乐兮何所伤。
     魂兮归来,莫恋他乡。
     身既没矣,归葬南瞻。
     风何肃肃,水何宕宕。
     天为庐兮地为床。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身既灭矣,归葬四方。
     春亦青青,秋也黄黄。
     息干戈兮刀剑藏,
     魂兮归来,永守亲族。
 

第189章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