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6章 我有一个提议[2/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这时,沈良的手机第三次响起。
     这一次,他终于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让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死灰一般。
     沈良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如同晴天霹雳。
     “沈良,你爸刚才在工地上出了事故,现在正在医院抢救,你赶紧回来!”母亲哽咽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
     “什么?!”沈良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妈,你别急,爸他怎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钢筋砸到了头部,现在还在昏迷…医生说需要马上手术,但是手术费要三万块钱,咱家哪有这么多钱啊…”
     三万块钱!
     沈良的脑子嗡的一声。1980年的三万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多块钱,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攒六十多年才能凑够这个数。
     “妈,你先别慌,我马上想办法。”沈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爸现在在哪个医院?”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说如果今晚不手术,可能就…”母亲的声音已经完全哽咽了。
     沈良挂断电话,整个人如遭雷击。
     车间里的所有人都看着他,刚才还意气风发的技术天才,此刻脸色苍白如纸。
     “沈工,怎么了?”陈明关切地问道。
     沈良没有回答,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三万块钱,他上哪去弄三万块钱?
     就在这时,施密特走了过来。
     “年轻人,你的技术让我刮目相看。”施密特的中文虽然不太标准,但表达的意思很清楚,“我决定和你们工厂签订合作协议,第一批订单是五十台机床的改造,每台改造费用一千美元。”
     一千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是一千五百人民币!五十台就是七万五千人民币!
     刘志强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施密特先生,您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施密特点头,“不过我有一个条件,这个技术改造必须由这位沈先生亲自负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良身上,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仅能救活濒临倒闭的工厂,还能让沈良一夜暴富。
     但是沈良却摇了摇头。
     “对不起,施密特先生,我现在有急事必须离开。”
     “什么?!”刘志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沈良,你疯了吗?这可是七万五千块钱啊!”
     “厂长,我知道这个机会很重要,但是我父亲现在生命垂危,我必须回去。”沈良的声音很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痛苦的光芒。
     王建国走上前来,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小沈,你先去医院,这边的事情我们想办法。”
     “不行!”刘志强急得直跺脚,“施密特先生指名要你负责,你一走,这个合同就泡汤了!”
     施密特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在中国工作了三年,深知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但商业就是商业。
     “沈先生,我很理解你的处境。”施密特缓缓开口,“但是商业合作不能等人,如果你现在离开,我只能寻找其他合作伙伴了。”
     车间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失去这个合同,工厂真的就完了。三百多名工人将面临下岗,他们的家庭也将陷入困境。
     沈良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但极其负责任的男人。为了供他上大学,父亲在工地上拼命干活,从来不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
     现在父亲生命垂危,而他却要为了金钱留在这里?
     “我必须走。”沈良睁开眼睛,眼神坚定得让人心疼,“钱可以再赚,但父亲只有一个。”
     说完,他转身就要离开。
     就在这时,陈明突然拦住了他:“沈工,等等!”
     陈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存折:“这里有我这些年攒的八百块钱,你先拿去用。”
     王建国也走了过来:“我这里有一千二百块。”
     “还有我,我有六百块。”
     “我有四百块。”
     车间里的工人们纷纷掏出自己的积蓄,虽然每个人的钱都不多,但加起来也有五千多块钱。
     沈良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工人,眼眶瞬间红了。
     但是五千块钱距离三万块钱还差得太远。
     就在这时,施密特突然开口了:“沈先生,我有一个提议。”
    喜欢。
  

第246章 我有一个提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