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5章 久经沙场的军人[2/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的第一个分支机构。这里的工人们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是最宝贵的财富。”
     张部长点了点头:“这个想法很好。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沈工程师,您真的要带着我们一起干?”老工人王师傅激动地问道。
     “当然。”沈良转身面对众人,“技术创新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我们要让世界看看,中国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切,说得好听,谁知道这个什么连铸技术能不能真正用到生产中?别到时候花了国家的钱,却搞不出什么名堂来。”
     众人回头一看,说话的是厂里的副总工程师赵建设。他平时就对沈良这个年轻人很不服气,觉得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受到这么多关注。
     “赵工程师,您有什么意见?”张部长问道。
     赵建设整了整衣服,走上前来:“张部长,我觉得应该慎重一些。这个连铸技术在国外虽然很先进,但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强行上马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
     “您的意思是?”张部长的语气变得冷淡了一些。
     “我建议先做小规模试验,确认技术可行性后再考虑大规模投入。”赵建设说道,“毕竟500万不是小数目。”
     沈良冷笑了一下:“赵工程师,您觉得我们应该永远跟在西方国家后面爬行吗?”
     “我没有这个意思,但是…”
     “没有但是。”沈良打断了他,“技术创新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如果我们总是畏首畏尾,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沈工程师说得对。”张部长点头赞同,“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来,我们必须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
     赵建设脸色难看,但又不敢反驳张部长的话。
     “张部长,我可以向您保证。”沈良信心满满地说道,“三个月内,我们一定能够建成第一条连铸生产线。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它更适合我们的生产条件。”
     “三个月?”赵建设嗤笑一声,“沈工程师,您知道建设一条连铸生产线需要多少设备吗?光是订购设备就需要半年时间。”
     “我们可以自己制造。”沈良淡然回答。
     “自己制造?”赵建设几乎笑出声来,“您以为这是搭积木吗?连铸设备的精度要求极高,我们根本没有相应的加工能力。”
     “赵工程师,您太小看我们工人的能力了。”老工人王师傅站出来说道,“我们虽然设备简陋,但是手艺绝对不差。”
     “对!”其他工人也纷纷表态,“沈工程师,您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沈良心中感动,这就是中国工人的精神!在后世,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才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张部长,我想现场给您演示一下我们的加工能力。”沈良说道,“王师傅,您能不能现场加工一个精密零件?”
     “没问题!”王师傅拍着胸脯保证。
     沈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快速画了一个零件图纸:“这是连铸机的关键部件——结晶器。我需要您按照这个尺寸精确加工出来。”
     王师傅接过图纸,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沈工程师,您放心,我绝对给您加工出来。”
     “王师傅,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1毫米,您确定能做到吗?”赵建设质疑道。
     “0.1毫米?”王师傅愣了一下,这个精度确实很高。
     沈良拍了拍王师傅的肩膀:“别担心,我来指导您。”
     说着,沈良走到车床前,开始调整各种参数。他的动作非常熟练,显然对设备操作非常了解。
     “沈工程师,您还会操作车床?”李明华惊讶地问道。
     “工程师不仅要会设计,还要会操作。”沈良一边调整设备一边说道,“只有深入了解生产工艺,才能设计出真正实用的技术。”
     调整完设备后,沈良开始指导王师傅进行加工。他的指导非常精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王师傅,刀具的进给速度要慢一些,这样才能保证表面光洁度。”
     “好的,沈工程师。”
     “现在开始精加工,记住,一定要保持稳定的切削速度。”
     在沈良的指导下,王师傅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很快,一个精密的零件就加工完成了。
     沈良拿起卡尺,仔细测量了零件的尺寸,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完全符合要求!”
     张部长走过来,亲自查看了零件,不由得赞叹道:“确实很精密,完全看不出是用这种老设备加工出来的。”
     赵建设脸色更加难看了。他没想到沈良竟然真的能够指导工人加工出如此精密的零件。
     “张部长,您看,我们的工人完全有能力制造连铸设备。”沈良自信地说道,“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技术指导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沈工程师,您的能力让我刮目相看。”张部长真诚地说道,“我相信您一定能够带领团队取得突破。”
     “谢谢张部长的信任。”沈良握了握拳头,“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期望。”
     就在这时,厂门口又传来了汽车的声音。众人回头一看,这次来的是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
     他身材挺拔,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军人。
     “这是谁?”众人都有些疑惑。
    喜欢。
  

第335章 久经沙场的军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