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4章 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2/2页]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狮城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了,”沈良突然想起什么,“厂长,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连铸设备的建设和调试。”
     “没问题,你来当项目组长。”老张厂长毫不犹豫地说。
     “什么?让他当项目组长?”王德昌终于爆发了,“厂长,他只是个技术员!这么重要的项目应该让有经验的工程师来负责!”
     沈良冷笑道:“王工,您说得对。这确实需要有经验的人来负责。但是,什么叫有经验?是有失败的经验,还是有成功的经验?”
     “你...”王德昌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我虽然年轻,但我有成功的经验。”沈良指着试验装置,“刚才的试验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这套技术方案是我设计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它。”
     老张厂长点头道:“小沈说得有道理。既然技术方案是他设计的,当然应该由他来负责实施。”
     围观的技术员们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有人羡慕沈良的才华,有人佩服他的勇气,也有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同事。
     “沈工,以后请多指教啊!”老刘师傅率先表态。
     其他技术员也纷纷过来表示支持。在技术领域,能力就是最好的通行证。沈良用一次成功的试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只有王德昌站在角落里,脸色阴沉得像要滴出水来。看着王德昌阴沉的脸色,沈良心中暗自警惕。在职场上,技术能力固然重要,但人际关系同样不能忽视。王德昌这样的人,表面服软,暗地里指不定会使什么阴招。
     “王工,我知道您对我有看法。”沈良主动走向王德昌,“但是我们都是为了厂里好,为了国家的工业发展好。如果您有什么建议,我很愿意听取。”
     王德昌冷哼一声:“年轻人,别以为搞了一次小试验就了不起。真正的工程项目,复杂程度远超你的想象。”
     “您说得对。”沈良点头,“所以我希望能得到您这样有经验的老工程师的指导。项目组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您愿意加入吗?”
     这一招以退为进,让王德昌有些意外。他本来准备看沈良的笑话,没想到对方反而主动示好。
     老张厂长在一旁看得暗自点头。沈良不仅技术过硬,处理人际关系也很有一套。这样的人才,正是厂里急需的。
     “既然沈工这么说了,我当然愿意贡献自己的经验。”王德昌表面上答应了,但眼神中的不甘依然清晰可见。
     接下来的几天,沈良埋头写技术报告和经济效益分析。他深知这份报告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项目能否获得批准,更关系到自己在厂里的地位。
     在办公室里,沈良的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着。他要把连铸技术的原理、优势、投资回报等等都详细阐述清楚,让上级领导看到这个项目的巨大价值。
     “小沈,还在写报告呢?”老刘师傅端着茶缸走了过来。
     “是啊,刘师傅。这份报告太重要了,不能有半点马虎。”沈良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肩膀。
     “你这孩子就是太认真了。”老刘师傅笑道,“不过话说回来,你那个连铸技术真的那么厉害?能比现在的方法好多少?”
     沈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刘师傅,我跟您算一笔账。按照现在的生产工艺,我们每吨钢的废品率在8%左右。而连铸技术可以把废品率降到3%以下。”
     “这么大的差别?”老刘师傅有些不敢相信。
     “不仅如此,”沈良继续说道,“连铸技术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原来需要多道工序的事情,现在一步就能完成。保守估计,产量能提升30%以上。”
     老刘师傅倒吸一口凉气:“这要是真的,那可了不得了。”
     “当然是真的。”沈良自信地说,“刘师傅,您在厂里这么多年,应该知道我们和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有多大。这个连铸技术,就是缩小差距的关键一步。”
     老刘师傅点点头:“小沈,我老刘支持你。这个项目要是成功了,对咱们工人来说也是好事。”
     就在这时,王德昌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沈工,我从资料室找到了一些关于连铸技术的外国资料。”王德昌把文件放在沈良面前,“你看看,这上面说连铸技术的设备投资巨大,而且技术难度很高。很多发达国家都花了十几年才掌握。”
     沈良翻了翻资料,心中冷笑。王德昌这是在给他下套呢,想用这些资料打击他的信心,让他知难而退。
     “王工,谢谢您找来的资料。”沈良合上文件,平静地说,“但是我想说,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而且,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子。”
     “年轻人就是有冲劲。”王德昌阴阳怪气地说,“不过,光有冲劲可不够。万一失败了,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沈良站起身来,直视王德昌的眼睛:“王工,我已经说过了,如果项目失败,我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如果项目成功了呢?您又准备怎么办?”
     王德昌被问得一愣:“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沈良一字一句地说,“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证明我的技术路线是对的,那些质疑的声音是不是应该消停了?”
     周围的技术员们都停下手中的工作,看着这两人的对峙。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王德昌脸色涨得通红:“小子,你别太嚣张!”
     “我不是嚣张,我是自信。”沈良冷静地说,“因为我知道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
    喜欢。
  

第364章 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2/2页]